原标题:将少儿编程纳入学业水平考试,会培养孩子的编程兴趣吗?
当前,在中小学开展编程教育,需要可落地执行的方案。而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教育教学改革来说,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新增一门课程,而是要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教育评价体系的问题,新开设的课程,如果纳入考试评价体系,就可能应试化、功利化,增加学生的负担;而如果不纳入考试评价体系,就可能被边缘化,学校、学生和家长均不重视,投入大笔经费开了一门“摆设课”。
教企合作建设少儿编程学习资源库,提供实践平台,这可以解决少儿编程教学资源建设问题。但是,怎么构建教(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是一大问题。如果没有实际的利益,企业愿意出于公益目的,和学校一起建设少儿编程学习资源库吗?而如果企业希望从与学校的合作中获得利益,教(校)企合作,就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由学校给企业提供学生客户,向学生推销少儿编程培训项目。当前的问题是,少儿编程课程在中小学还没有普遍开设,倒是不少培训机构介入少儿编程领域,把少儿编程作为奥数之后的又一个“风口”,不断渲染学习编程的重要性,制造家长的焦虑的同时,做大培训的“蛋糕”。
把少儿编程纳入学业水平考试,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这存在两方面问题。如果综合素质评价在升学中并不派什么用场,纳入学业水平考试,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并不会提高对少儿编程的重视程度;而如果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升学,那么,学校和学生对待少儿编程就会功利化,这一方面增加学生的负担,而另一方面则“培育”出更火爆的少儿编程培训市场。就如当年奥数十分火爆一样,如果数学不是中高考核心科目,奥数竞赛获奖可获得中高考加分,通过特长生招生渠道进入名校,就不可能有奥数的火爆局面。
在人工智能时代,在中小学开展编程教育,是与时俱进,但是,绝不能再以过时的应试手段来推进所谓的现代化教育,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小学开设的编程课,更多应是兴趣拓展课,选修课,而没有必要设为必修课,如果学生有兴趣,则选择,没有兴趣则不选择。这应该给学校更大的自主权,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由学校老师论证是否要开设、怎么开设。同时,教育教学不要围绕考试展开,需要从学生个性、兴趣出发。
近年来,一提到某项教育进校园,就会提到要设立必修课,纳入考试,试问,一个学期的课时就那么多,有那么多的教育要进校园,要学生必修,学校哪有时间开设这些必修课?在新增必修课之后,原来的必修课是不是也有部分要退出呢?而以考试思维来推行某一教育,会与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初衷渐行渐远。
概而言之,在中小学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是需要按办学规律、育人规律,进行系统、专业论证的。开展少儿编程教育,创新教学模式,需要发挥学校教师委员会的作用,进行科学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