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杨东平 :如何用人类智能驾驭人工智能!
这两年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是非常热门的话题,但是更重要的可能是要考虑如何从现在通往未来。
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面对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和AI技术?我们需要评价,当我们越来越多地在学校使用AI等先进技术的时候,到底是创新还是“伪创新”?
现在用大数据和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学校管理正逐渐成为一种潮流。那么,我们究竟是在颠覆应试教育还是提供更加精致严密的应试教育?我们是否在用大数据等技术全方位的绑架教师和学生?
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真正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还是在用21世纪的技术强化19世纪的教学?这些都涉及到一个基本的价值观。
因此,在人工智能之上,我们必须有一个很清晰的价值判断。70年前,控制论的发明者维纳就说过:“人有人的用处”。苹果公司CEO库克说:“我不担心机器会像人一样思考,我担心的是人会像机器一样思考”。
在2017年,成都第一款高考机器人已经问世,参加了当年的数学高考,总分150分的试卷它考了105分。后来总结经验,主要是语文没学好,审题困难。但是我们相信,机器人超过学生的考试能力是指日可待。那么,我们还应该将学生训练为机器人吗?
在技术和教育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强烈的人文主义的立场。这就是佐藤学所说的,“我们探求的不是会使用计算机的教育,而是不被计算机所‘使用’的教育;不是用信息网络来构建学校,而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编织人与人的关系,重新构建学校的公共性与共同性,目标指向‘不被科技神话所支配的学校和社会’。”
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应当从知识传授向知识社会的建构转变,通过新技术构建新的学习方式、新的社会关系。 我觉得这是我们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最重要的方面。认识到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文化,它的开放性、互联、共享、去中心化等等,这些价值是真正可以用于改变教育。
2019年首届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了《北京共识》,指出“人工智能的开发应当为人所控、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的部署应当服务于人并以增强人的能力为目的;人工智能的设计应合乎伦理、避免歧视、公平、透明和可审核;应在整个价值链全过程中监测并评估人工智能对人和社会的影响。”
这都指向了这么一个答案:如何用人类智能驾驭人工智能!
从应试教育突围
除了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之外,我们还面临着另外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从现在走向未来。虽然我们已经生活在互联网和智能机器人的时代,但是我们的“教育之体”还沉溺在一个世纪以前的科举教育传统之中,在应试教育的泥淖中难以自拔,这个矛盾非常深刻、非常尖锐。
我们生活的世界日新月异,但是我们的“教育身体”还在原地踏步,甚至还在倒退。
改变100年前形成的“教育工厂”的陈旧模式,是全世界共同的挑战。但中国完成这一教育的更新比西方更为困难。
因为中国有两个西方教育所不具备的因素:一个是1300年历史的科举教育传统,中国人重视教育,但这种重视背后有两点原因。
一个是我们的教育有很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很多人读书的目的就是做官、出人头地、做人上人,这妨碍了中国人真正成为伟大的人,我们有很多奥数的 得主但只有很少的数学家就是这个道理。
中国教育还有另外一个传统:70年之前移植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体制,这正在成为我们走向明天最重要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