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2科大讯飞AI开发者大赛收官,人工智能驱动农业新课题
近日,2022第五届科大讯飞AI开发者大赛年度总决赛收官。大赛是由科大讯飞发起,中国信息协会和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创新算法与应用竞赛。本届大赛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开启108个赛题,其中包括72道算法赛题,36道应用赛题,面向全球开发者发起挑战邀请。
其中,关于农业赛道的题目汇聚了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热点、难点命题,吸引了众多开发者前来参与,用技术创新给出农业生产场景中的新解法。
大赛上,来自安徽信息工程学院的王安琪团队带来的无水源灌溉系统,让更多人看到了智慧农业的曙光,让农田灌溉更具现代智慧。
“无水源灌溉,并不是真的没有水,而是不用常规水源,通过创新研发收集装置,来收集雾水和雨水,进行灌溉。”王安琪介绍道。出于对“精细灌溉”的探索,他们团队搭建了“智慧检测云平台”,让灌溉有了“眼睛”“触觉”,以及一颗“智慧大脑”。在设备上安装了多种传感器,对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降雨量等实时监测,数据同步传输至云平台并智能分析,决策是否需要加强灌溉,为水源收集的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这个云平台,能和林业、气象等部门进行资源共享、交换,团队希望能密织起一张生态“云网”,为“智慧生态”献上一份青春力量。历经一年多的迭代,无水源智慧灌溉设备研发终于完成,并做出1.0版本实物。根据测试,每立方米空气可收集11.5毫升水,一天可收集约一公升的水。
目前,王安琪团队正在推进设备落地应用,免费提供给种植大户使用。希望能将它用在更缺水的地方,帮助更多人解决难题。
另外,在南京理工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的沈飞,多年来深耕人工智能算法领域。在今年大赛上,沈飞团队选择了图像赛道里面比较经典的农业任务,分别是基于可见光图像的柑橘花果梢识别挑战赛和辣椒病虫害图像识别挑战赛,并且都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其实辣椒病虫害图像识别难度较大,涉及病虫害种类较多,通过肉眼观察、主观认知是很难去划分标准的。此外,训练和测试时可能会存在场景跨域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图像识别难度。”沈飞表示,“据相关文献显示,人类对此次竞赛中的农业病虫害的主观判断正确率可能只有60%,而我们的模型算法已经超过了人类的水平,达到70%以上。从识别准确率上来看,我们的算法模型是可以有效减轻农业工作人员工作量。”
沈飞希望接下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农作物进行智能识别诊断,以减少病虫害带来的损失,提升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过去一年,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开放513项AI能力,开发者总数达370万。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方面发力,科大讯飞正与开发者们一道,努力探索出一条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