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培养卓越工程师解决卡脖子问题,是新工科建设的核心
发表于2022-05-19 20:14:46
摘要: 原标题:教育部:培养卓越工程师解决卡脖子问题,是新工科建设的核心 发自北京 5月1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效

  原标题:教育部:培养卓越工程师解决卡脖子问题,是新工科建设的核心

  发自北京 5月1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介绍,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和卓越创新人才方面,高等教育主要做了三件大事。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

  第一,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吴岩介绍,继2009年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后,2018年,教育部再次启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2.0版,在77所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了288个基础理科、基础医科、基础文科的创新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目前,该计划已经培养出1万多名拔尖学生,96%的毕业生仍然在基础学科领域进行深造和研究工作,“假以时日,他们将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主力军。”吴岩说。

  第二,加快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升国家“硬实力”,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教育部于2010年、2017年分别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0版和2.0版。吴岩指出,在新工科建设方面,教育部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作为新工科建设的一个最重要核心议题来进行工作,几乎所有开设工科专业的高校都参与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工作。

  吴岩介绍,近几年,各个高校增设了碳储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等工科本科专业71种,在集成电路、储能等领域布局建设了1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教育部还会同工信部、工程院等国家和相关部门,布局建设了一批特色化的示范性软件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一流网络安全学院等专业特色学院。

  “可以说,目前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整体实力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方阵,而且在第一方阵里面还很靠前。我们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工程科技人才,涌现了一批行业领军人物,支撑了中国制造业的第一大国和正在形成的第一制造强国。”吴岩在会上说。

  第三,培养了一批具有交叉思维、复合能力的创新人才。教育部近期在12所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了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发展,来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壁垒,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探索未来技术领军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推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医工融合、工农协同来培养一批能够引领和示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拔尖创新人才。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