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初中作业不超过90分钟?严控书面作业总量能做到吗?
2018年即将与我们告别。在这一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中小学生减负措施》(下称《减负三十条》),从学校、培训机构、家庭等方面作出全面规定,包括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坚决控制考试次数等。看来,教育部门也希望能在新的一年里,彻底解决“减负”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
这项规定的出台,是对群众呼声的及时响应。近来,在小区里怒吼的老母亲、老父亲似乎又多了一些,在社交媒体上抱怨各类奇葩作业的搞笑贴,从来就没减少过。作业,再次成为众矢之的,人人得而诛之。只是,这一回的减负措施,和以往又有什么不同?它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严控书面作业总量,能做到吗?
在最新公布的《减负三十条》中,最引人关注的一条是“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看上去很美,但不知道写下这项规定的科学依据,又在哪里?作业量如何用时间来衡量?众所周知,每个孩子完成作业的速度和效率不尽相同。若有一位同学因为在某天的作业中遇上了一道难题,苦思冥想两小时方才写上答案,这算不算作业量超标?更不消说,让即将迎来中考的初三学生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应该属于异想天开。至于那条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的规定,由于我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也很难发挥效力。
事实上,在地方出台的相关规定中,都曾出现出类似条例,甚至更有力、更严格。但至今为止,似乎没有看到多少成功案例。问题的症结恐怕还在于落实难。如前文所述,作业量到底该如何科学检测?这不是简简单单摆一个数字就能解答的。又比如,作业量如何超标了,又当如何?如果没有切实有效的后续措施,那么所谓严控作业总量,也只能停留在随口一说的阶段。指导性意见固然重要,但没有扎扎实实的制度建设,呼吁减负无异于建造空中楼阁。
更要命的是,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重申“减负”,似乎已成为教育界的惯例。官方也好,民间也罢,几乎把“减负”当作了口头禅,认定其为解决当下所有教育难题的灵丹妙药。导致的后果就是,“狼来了”的故事不断上演,公众不仅耳朵听出了茧子,对所谓“减负”措施的权威性,也产生了怀疑。
如今九部门联合发布减负措施,大声叫好者众多,但对其所能起到的效果,大多数网友并不乐观。这一现象,已足以说明一些问题了。
控制校内作业不靠谱,控制校外培训又如何?
在此番公布的措施中,也有部分内容是可以快速落到实处的。比如说,“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等措施既是对社会关切的回应,也是颇具可行性的。能将舆论的呼声转化为白纸黑字的指导性文件,教育部门的与时俱进可见一斑,值得点赞。
但也应该看到,上述规定能有效果,原因是它们对校内教师具有明确的约束力。而有些规定,注定只能是建议。比如,家长要引导孩子不沉迷网络游戏,不用手机刷屏;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培训,避免盲目攀比、跟风报班或请家教给孩子增加过重课外负担……可以说,这些是众人皆知的道理,但也是无比正确的“废话”。一来,教育部门显然不可能将手伸向家庭内部。二来,家长也未必会把教育部门的建议当回事。
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以往的校内减负措施,往往都伴随着“学校减负,校外加负”这一怪圈。这一次,会有不同吗?
打击校外培训的新闻,这些年我们看得足够多了。《减负三十条》也确实对“校外加负”严阵以待。相关规定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要求校外培训机构合法经营,二是严禁“超标培训”。而且这些规定同样毫不含糊,特别明确。比如说,培训机构“不得留作业”;又比如,“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
看上去,校外培训也没有“偷偷加量”的空间了。但问题真的就没了吗?不妨从一个家长的角度仔细思量——校外培训机构不得留作业,那岂不是完全无法知道培训的强度如何,有没有效?“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那这个培训时长是不是太短了,是不是该考虑压缩孩子锻炼和吃饭时间?又或者8点半后再请老师上门加餐?
这些情况无法不去考虑,而《减负三十条》是管不过来的,哪怕是“六十条”、“一百条”恐怕也管不过来。原因很简单,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要在中考、高考这些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离不开日积月累的艰苦训练。很难想象,没有一定的作业量、习题量,如何能提高自身的答题能力。撇开应试教育的优劣这一复杂的话题不谈,题海战术至今仍是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复习手段。不管多少只手去抓,恐怕家长也要想办法让孩子上强度。谁让中考、高考是如此重要呢?
所以,有评论者认为,如今新规对学校和培训机构一并约束,有望打破“学校减负,校外加负”这一怪圈,显然是过于乐观了。
与其强调“人人减负”,或者更该探索如何“分流”
九部门把出台《减负三十条》的目的说得很清楚:“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确实,同学们背上沉重的书包,已经塞不下的课桌,都让成年人心生怜惜。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健康快乐、阳光灿烂的童年呢?这是多年来“减负”呼声不减的最根本原因。
不过,现实情况是,高考、中考是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对芸芸众生而言,想要实现阶层流动乃至阶层跨越,都离不开高考制度的帮助。一切凭分数说法,未必最合理,但却是最硬气的制度。对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谈得太多太多,只是,在还未找到更科学、更合理的替代性制度前,我们更应致力于维护相对的公平和公正。
减负,说到底,是要减去孩子们肩头上不必要的负担。但我们又该如何界定何为“不必要的负担”?恐怕,这本就是个因人而异的概念。想要为自己的前途打拼,奋不顾身、奋勇向前的年轻人,并不会把学习当作一件苦差事。而对一些未必适合读书、深造的孩子来说,将无穷无尽的学业强压在他们头顶,就值得商榷了。
多年前,本人在上海读初中时,尚有“分流”制度的存在。部分学习成绩算不上优秀,对学习也意兴阑珊的同学,在初三时不参加中考,提前去一些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学习。这样一来,既减轻了任课教师的负担(中考当然要考核合格数的),也减轻了这部分同学不必要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事实上,在我目力所及,当年进入地铁、西点、调酒等行业学习的同学,如今都发展得不错。虽谈不上大富大贵,但比起我这个新闻业的码字民工来说,绝不逊色。
只是,这种因材施教的教育制度,现今反而不多见了。眼下每个周末的每个辅导班里,充斥着孩子和家长疲惫的身影。读书无用论早已过时了,但为什么学习,却成了一个越来越让人困惑的问题。在我的周围,许多同学、好友都已为人父、为人母,他们一边高谈阔论“孩子平安张大就好”,一边又唯恐自己的孩子落后在起跑线。其实,有些孩子未必适合读书,不妨给他们寻找一条更快乐的成长道路。这句话只能埋藏在心底,我是从来不敢说出口的。
谈减负,减去的到底应该是什么负?在这个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人人身不由己,早已没有了考虑这个问题的闲心逸致。我看到的是,一个可怜而又可爱的好兄弟,也是当今“老父亲”群体中的一员,一边为“减负”政策拍手叫好,一边忙着送自己的宝贝儿子去辅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