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生:未来:中国将研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
发表于2019-05-19 13:06:21
摘要: 原标题:陈宝生:未来:中国将研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 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会上发布了主旨报告,新一代信

  原标题:陈宝生:未来:中国将研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

  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会上发布了主旨报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国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他表示,中国在通过人工智能和智能教育提供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为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更多实践空间等方面做出努力,并将研制推出《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

  回顾: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普及,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

  在讲话中,陈宝生首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成绩。他表示,中国有各级各类学校51.89万所,在校生2.76亿人,同时正积极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国家公共财政投入制度。建成了全覆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2018年资助困难学生1亿人次,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700万学生。

  在普及教育方面,陈宝生表示,目前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普及,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95%,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9%,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学前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也都在80%以上。

  与此同时,陈宝生介绍,中国还正在发展“互联网+教育”,上线在线开放课程1.25万门,认定“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91门,选学人数突破2亿人次,超过6500万人次获得慕课学分。更加便捷、即时、个性化的学习途径,促进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发展。

  在优质教育方面,陈宝生分别介绍了学前、K12、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教育的发展成果。学前教育普惠发展,2018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1.7%;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2018年全国92.7%的县(区、市)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59.12%和86.22%。

  同时,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中职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6.65%和92.1%;高等教育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开放大学办学组织体系立体覆盖全国城乡,建立3000多个学习中心,在籍学生340多万人。

  除此之外,陈宝生还表示,中国已先后与188个国家和地区、46个重要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关系;2017年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来华学习外国留学生近50万名。中国主动参与国际合作,积极推动落实《仁川宣言》《青岛宣言》,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

  现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从四方面探索AI+教育

  在演讲中,陈宝生介绍,中国已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

  目前,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97.6%,学校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93.4%,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惠及边远贫困地区400多万孩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超过60%的教师和近50%的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

  同时,随着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中国政府又相继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对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作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规划,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陈宝生在演讲中提到,目前政府主要从四方面来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

  1、为人工智能和智能教育提供多层次的人才培养。

  “让孩子们为智能时代的到来做好生活、就业和能力的准备,是当今教育的重要命题。我们尝试着在大中小学各学段、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各类型融入智能教育的理念、知识和方法。”

  陈宝生表示,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进普及教育;在职业院校,完善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建设,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高校,布局人工智能相关的学科、专业体系,探索“人工智能+X”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建设1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加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同时,政府还正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开源人工智能研发平台或展馆,鼓励人工智能科普创作,支持社会机构开展人工智能技能培训。

  2、为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更多实践空间。

  “智能教育将会发展成什么形态、需要具备什么技术条件、应当如何组织运作?实践应用,是对这些问题的最好回答。中国支持科研机构、企业、学校加强合作,促进产学研用结合。”

  陈宝生举例,目前政府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建设一批智能教室,提升智能环境下教师教学诊断和精准教研的能力;在宁夏建立“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并将在2020年底前启动建设10个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区”,优先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积累可推广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

  3、为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提供高水平教师队伍支撑。

  “智能化教学情境下,教师们将面临全新工作环境,既要实现人机协同,提供个性化、多样性和适应性的教学,更要关注学生思维方式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标准更高,育人要求也将更加精细。”

  陈宝生表示,目前正通过采集和挖掘教师教学、科研、管理等全过程大数据,为教师的智能教学提供支撑,并尝试建立教师教育创新基地,组织开展智能教育领导力研修和教学能力研修。

  4、为人工智能和智能教育提供有力的科研创新支持。

  陈宝生认为,理论和技术的创新,是人工智能和智能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引领力,应当作为关键环节。因此,教育部成立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组织研究智能教育的发展战略等,并计划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培育人工智能创新研究团队和专门高级人才。

  未来:中国将研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

  据了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30年教育行动框架》中,提出要确保包容、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使人人可以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2018年,教科文组织召开“全球2030年教育会议”,强调赋能于人,建立开放、灵活和及时应对的教育体系,拓展知识技能。

  “我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样,都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陈宝生介绍,2018年9月,中国召开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此外,中国政府还发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文件。

  陈宝生表示,人工智能是实现教育生态重构的有效手段,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深度广泛应用,将彻底改变教育的时空场景和供给水平,使规模化前提下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教育成为可能。所以,在高度关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人工智能对教育带来的问题和挑战等。面对如何走好未来智能教育发展之路,陈宝生提出,未来智能教育发展可能要聚焦四方面:

  一、普及之路

  陈宝生表示,将把人工智能知识普及作为前提和基础。及时把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变化提炼概括为新话语体系,根据大中小学生的不同认知特点,让人工智能新技术、新知识进学科、进专业、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教案,进学生头脑,让学生对人工智能有基本的意识、基本的概念、基本的素养、基本的兴趣。

  同时,陈宝生表示,政府还需要引导老师,在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中设置相关知识和技能课程,培养教师实施智能教育的能力。“我们还要在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中、在全民科普活动中,增设有关人工智能的课程和知识,进一步推进全民智能教育,提升全民人工智能素养。”

  二、融合之路

  陈宝生表示,“我们要立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的实际需求,建立起教育与人工智能产业的对接对话机制,将产业界的创新创造及时地转化为教育技术新产品,稳步推进包括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智能图书馆等设施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更多更优的人工智能教育的基础设施。”

  三、变革之路

  陈宝生表示,在这方面,需发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变革、推动学校治理方式变革、推动终身在线学习中的作用。

  具体方法为: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教育平台,建立教育教学数据支持体系,以智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体系,推动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助力实现因材施教,构建智能化的终身教育体系。

  同时,以智能技术推进教育教学决策的科学化、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教育管理的精细化,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以人工智能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和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的水平。

  四、创新之路

  陈宝生表示,将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力量,深入开展智能教育应用战略研究,探索智能教育的发展战略、标准规范以及推进路径。积极推动建立长效投入机制,汇聚优质学科资源和高校、企业等方面的研究力量,优化产学研用一体的智能教育技术研发体系,充分挖掘现实发展需求,整体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的发展,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在教育领域的转移转化。

  同时,陈宝生表示,也会更多地关注“数字公平”,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特别是企业界、产业界的积极性,努力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加大投入、配置更多资源、提供更优服务,让技术弥合差距、缩小鸿沟。

  陈宝生表示,面对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正在组织研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我们真诚希望与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并肩、攻坚克难,努力为全球智能教育创造更多资源、拓展更大空间。”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