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女博士后回乡当农民,种地11年创农场新模式,年收入800万
发表于2024-06-15 17:11:30
摘要: 原标题:清华女博士后回乡当农民,种地11年创农场新模式,年收入800万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虽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

  原标题:清华女博士后回乡当农民,种地11年创农场新模式,年收入800万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俗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虽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职业会受到很多人的歧视,但实际上,职业与职业之间是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无论是在哪个行当之中,都会有着一些优秀人才的存在。

  对于所有的中国学生来说,清华大学都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如果能够通过高考这场考试考入清华大学的话,也意味着未来的人生能够有着更高水平的发展。或许在大家第一时间想到清华毕业生的时候,都会将他们归类为那些高端人才,但在众多的清华毕业生中,却并不是所有人都选择留在大城市生活。

  曾经,有这样一位清华女博士后,她在回到家乡之后主动做起了农民,而在十一年的时间当中,她也开创了一个新型的农场模式,并创造了八百万元的年收入。那么,这位清华女博士后究竟是何许人也?在种地的过程中,她又有着怎样的创新与突破呢?

  这位清华女博士后就是石嫣。作为一位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的博士后,石嫣的学历水平也显然是让很多人都非常羡慕的。在进入清华大学深造之前,石嫣先是进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专业,对博士学位进行攻读,而在读书期间,她也对几十个乡村进行了深度的调研。

  当时,石嫣对中国未来乡村发展的观念基本形成,而在2008年时,她也来到了美国一家生态农场实习。相比于美国较为现代化的农场来说,石嫣认为中国在农场发展里面的仍然较为落后,并让她决心要以自己的力量,对中国农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在2008年年底时,石嫣回国,而后她也开始筹办小毛驴市民农园。在2009年时,石嫣成为了国内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的发起人,而她的这一举动,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重点关注。相比于传统的农场模式来说,与社区对接的方法能够让城市和农场成功结合,这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石嫣并不了解所谓的农村生活,而她对农村的所有认知,都来自于父母的介绍,但在读大学时,随着学业的深入,石嫣也认识到了农业这一学科的特殊意义。虽然说在很多人看来,石嫣本可以选择改变自己的专业,并进入到一些高端的工作场所工作,但石嫣却并不在意外界的看法。

  据悉,在石嫣刚刚开始推进农场事业之时,很多人都表示不解,毕竟作为一个清华女博士后,石嫣这种举动在很多人看来都是本末倒置的行为。但是面对着石嫣的这种决定,清华方面却予以了坚决的支持,而在此后的日子里,石嫣的这一农场模式也实现了进一步的推广。

  对于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来说,石嫣这一社区支持农业农场的存在,让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够享用到新鲜的菜品。虽然说在筹办农场的过程中,石嫣的日常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但面对着种种心理上的冲击,石嫣也都对其进行了很好的克服。

  在对社区农场进行维系的十一年时间内,石嫣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位农民,但实际上,她也是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从如今的菜场转变中就能够感受到,石嫣的这一生产模式显然是非常成功的,而在经营农场的过程中,石嫣的年收入也达到了八百万元之多。

  现如今,很多人的思想水平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而对于石嫣的这种决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予以了理解。毕竟在每一个行业当中,都需要人才的存在,而石嫣在农业生产领域内,无异于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创业者。

  结语

  虽然说在很多人看来,石嫣回家种地的这种选择是非常错误的,毕竟她完全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本领,去大城市过上更加优渥的生活,但对于石嫣而言,回乡种地能够让她的科研梦想得到实现,而正是基于石嫣的贡献,我国农场发展事业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其实,不论是在哪个行业当中,都会出现一些优秀的人才,而我们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也不能够带有行业的歧视性。如果所有的学生都不愿意像石嫣这样为基层事业奋斗的话,那么,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也将陷入到低谷当中。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