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一个初中毕业的北大教授
发表于2024-05-26 09:11:01
摘要: 原标题:刘半农,一个初中毕业的北大教授 北大的地位之高百余年前就已确立,蔡元培带着学术与自由之风浩浩荡荡席卷整个学府,师者生者个个藏龙卧虎

  原标题:刘半农,一个初中毕业的北大教授

  北大的地位之高百余年前就已确立,蔡元培带着“学术”与“自由”之风浩浩荡荡席卷整个学府,师者生者个个藏龙卧虎,可谓无不可之人。

  此时要说在这之中有一个连高中椅子都没坐过的人来当教授恐怕是没有人能信的,刘半农正是这个初中毕业的北大教授。

  刘半农是揣着五块钱来上海的,烟花般绚烂的城市照着20岁少年的梦也燃起了另一簇烟花棒。1916年的上海,刘半农还是个无甚人脉的年轻人,相比之下创办《新青年》的陈独秀是那么得遥不可及,即使在之后的日子里年轻人会无数次得到他的帮助。

  这时的陈独秀正意气风发意在报国,刚刚成立的《新青年》需要真正的执笔人,刘之盛正在陈独秀的考虑之中,由此,在期期必约的稿文中陈刘二人结为至交。

  在上海的第二个秋天,也就是1917年夏末,刘半农的热情已然被生活浇灭,碰壁之事屡有发生,却在这时收到蔡元培的聘书,时年蔡元培乃北大校长。震惊是在所难免的,刘半农便揣着震惊与喜悦准备迎接这份工作——北大的国文教员。

  在讲述刘半农的工作情况之前,先来说说其工作之来历。

  陈独秀的《新青年》在影响青年的同时也影响到了一位老朋友——蔡元培,陈独秀于是被聘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自然也移步北京。

  也正是这个时候刘半农得到陈独秀的推荐,获得这份与自己的身份格格不入的工作。以后的种种都证明了蔡元培这次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正确的选择。北大也是在这个时候熠熠闪光,新文化运动已经拉开序幕。

  刘半农的学历注定了其在北大社交圈的尴尬地位,风趣幽默言之有物,即使是任教法科预料教授也难逃被学历阻挡的痛苦。如鲠在喉的学历分层也会带来工作上的尴尬。

  在一次《新青年》的选才探讨会上,各个方面都很合适的刘半农还是被人提出了学历的问题,初中毕业的水平是否能够胜任职务仍是人们介怀的地方。

  而提出这一学历问题的人正是胡适,可见无论是否受过高等教育,无论古今,学历都是最先判断一个人的方式。刘半农自是略显尴尬,没有良好的求学背景,不留样不上大学,再好的文章也被贴上了“浅陋”的标签。

  如果说刘半农是个勉强够上北大的青年,那么胡适就是被北大张开怀抱拥抱的年轻人。

  几乎同时入职北大的刘胡二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求学经历,早在进入北大之前,也就是留学美国之时,胡适就已写出了《文学改良刍议》迅速被《新青年》采纳并发表,这篇文章像新生的号角吹响了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开端。

  刘半农对胡适有些许崇拜之情,两人一经见面刘半农便被胡适的思想打动,遂加入到支持白话文的队列当中。

  胡适虽然对刘半农的学历有所异议,但在久处之中也见得了其人之才能,故在之后刘半农曾言自己和胡适、陈独秀、钱玄同是《新青年》的四根台柱子时胡适也表以赞同。

  在那个年代,一个人学历之低最先怪

  尚

  怪不到他个人头上,得从时代背景和家庭条件说起。

  是由刘半农的中学毕业证书未拿到手,还有一场战争有关,武昌起义的爆发,让常州府中学堂被迫停办,时年刘半农方20岁,本该获得的中学毕业证书也在学堂宣布停办之时化为泡影。

  幼年时,刘半农便已显露出优于常人的学习能力,其成绩一直十分优异且从不偏科,其中尤以国文和英语最为出众。

  由此便可观其成为北大教授后的样子,同时,刘半农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刘半农14岁从翰墨林小学毕业,随后便考到了常州府中学堂,也就是前文所说那一尚未来得及给他颁发毕业证书的学堂。

  有趣的是,当时进入学堂的刘半农与之后进入北大的刘半农是完全相反的两种境地,那一年,刘半农是以江阴状元的身份进入常州府学堂,几年后战乱作祟,刘半农成了初中毕业进入北大任教的一份子。史学大家钱穆便是刘半农在常州府学堂时的同窗之一。

  从常州府学堂出来后,21岁的林半龙来到上海,只拿了五元钱的少年在繁华的上海能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不难想象。

  思想与文化的碰撞,先进与落后的交锋频繁发生在当时的上海。刘半农因得自己的自己的小小文采得到了一份需要与报社打交道的工作——编辑。

  刘半农把编辑工作处理的游刃有余,在《时事新报》和中华书局的任务都被完成的十分出色,工作之余更是创作起了小说。

  出人意料的是,刘半农创作的《最后之舞蹈》等奢靡消遣趣味浓重的小说在大上海倒很是流行,作家头衔不请自来的

  带

  在了刘半农的身上。

  北大入职后,刘半农更是凭借个人才能当上了《新青年》的主编,然而事情进展的却并不顺利。他一个“初中毕业的”去约稿,常遭到闭门羹,对刘半农不买账的学者仍大有人在,有时甚至得同事钱玄同出面才可约到稿件。

  刘半农日后赴欧留学的决定恐怕与这时所受到的刺激也有所联系。

  获得了蔡元培的支持,刘半农有了公费留学欧洲的资格,这段留学时光对刘半农的影响很是深重,也正是在此段时间内,刘半农发明了白话文中最常用的“她”字。

  “她”字的流行可谓是白话文的极大进步,在文言文中,女他常用“伊”字代指,随着白话文的发展“伊”字已经有了其独特的意义,便不再方便于代指女她。

  而用“他”字囫囵吞枣的代指一切男女又会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那时英文中的she也常被翻译成“他女”“那女的”,直至刘半农发明了“她”字才将一切闹剧宣告结束。

  在最初接触到英文she和古文“伊”转化成白话文的麻烦问题时,刘半农便苦思冥想得出一个“她”字,以此来代替。

  为此,他还写了一篇《“她”字问题》以做论述与推广,更是以一首小歌《叫我如何不想她》把“她”字的宣传推到高潮。

  之后这首歌被谱成曲“她”也被广为接受。

  赴欧留学的成就有多大,条件也就有多难,寒冬腊月,新春佳节将至,刘半农却要远赴他乡以求所学。

  一战结束的欧洲通货膨胀的厉害,货币的价值贬到一无可贬,留学经费自然大打折扣,略显贫困的留学生活没能阻挡刘半农的学习热情与进度,“她”字仍然应运而生。

  2000年时一次“世纪之字”评选活动在美召开,“她”字以八票之差战胜“科学”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一个字”。

  关于“她”字的推行还有一段小插曲,起初胡适对“她”是持反对意见的,主张用“那个女人”,而周作人也主张用“伊”,后都因过于繁琐与地域限制被驳回,“她”字遂获胜。

  刘半农学成归国是在1925年,在法国的语音学学习经历让他更活泼也更具魅力,生生老少多多少少都有些刮目相看。由校长蔡元培提供支持,刘半农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语音实验室。

  然而天妒英才的事情从未见少,44岁的刘半农在与友人前往考察绥远一带的乡音的途中被虱子蛰伤,得了“回归热”月余时间里身体每况愈下,在7月离开了人世,时年1934年。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勇敢的白话使用的推动者,伟大的语言学家,刘半农的初中毕业生身份是那么的不值一提,赴洋留学发明了“她”字更是造福现在。让人不禁喟叹一句“教我如何不想他”!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