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秀祥:我愿做大山深处孩子的守梦人
从教12年来,他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奔波在劝学的路上,身处联系学生资助的途中,也辗转各地为师生作励志演讲,1800余名学生重返校园,7000余名学生得到资助。他说,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更好的未来,越是偏远的地区越需要优质的教育,更需要 的教师。教师怎样,未来的中国就怎样。他就是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和教育小微一起来看他的故事——
这个春天,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步履不停。他奔走在新疆、甘肃等地,作为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活动宣讲团的一员,为师生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
这次面对台下的师范生们,刘秀祥有点儿紧张,深感责任重大,因为他知道,这群未来的教师怎么样,未来的中国就怎么样。
自从2012年回乡当了一名教师,刘秀祥就没停下自己的脚步,空闲时候,他奔波在劝学的路上,身处联系学生资助的途中,也辗转各地为师生带来励志演讲。他的梦想宏大又具体:做大山深处孩子的守梦人。
没有路的路
如果不是那通电话,刘秀祥的人生可能会因此不一样。
刘秀祥出生在贵州一个偏远山村。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给患病的母亲买药,刘秀祥开始捡废品、打零工,跟着大人上山采药。一路的求学、生活,刘秀祥走得跌跌撞撞。
有一天,他捡废品时认识并一直资助的一个女孩打来电话,初中毕业就要放弃上学,怎么劝都没用。那一刻,刘秀祥感到震惊又心酸。他意识到:“比没有钱读书更可怕的,是没有梦想。”放下电话,他左思右想,最后下定决心,回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望谟县95%以上的土地是山谷丘陵,教育基础相对薄弱,一些乡亲对教育改变命运的认识尚不深刻。为此,刘秀祥在崇山峻岭中奔波,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家访劝学。“当时只想着我一定要到学生家,把他们劝回来上学。”最长时间,他给一个家庭做了一年半思想工作,去了20多次。
在劝学过程中,除了家长的不理解,帮扶资金也是一大难事。刘秀祥自己出钱,找同事、朋友借,实在想不到办法了,就找县里开五金店、餐馆、超市的“小老板”帮忙。“刘老师像乞丐一样到处‘乞讨’”的声音很快传开了。
不管别人怎么说,刘秀祥都坚持着。没有路,自己就蹚出一条路。十几年里,刘秀祥骑坏8辆摩托车,劝回1800多名学生,牵线资助7000余名学生。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被改变的命运。
没有门槛的学校
“来者不拒”,谈起学校的生源,刘秀祥说出这4个字。
刘秀祥面对的常常是中考成绩只有一两百分的学生。虽然他们基础差,但他没想过放弃。最忙的时候,刘秀祥担任3个班的班主任,给5个班上历史课。他给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每周组织主题活动。周末,刘秀祥当主厨,学生们打下手,一起做出了干锅牛肉等大餐,给他们改善伙食。
刘秀祥与学生们一起学习、生活,学生们渐渐变得阳光自信,有了明确的方向,他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祥哥”。“不少学生从小就是留守儿童,他们缺失的关怀,需要老师来填补,学生的进步很多时候都是老师陪伴出来的。”刘秀祥说。
同事杨通鸿曾与刘秀祥一起查寝,规定早上6点起床,刘秀祥5点40分就等着音乐响。晚上,师生们都睡了,他还在检查。跟在刘秀祥身后,杨通鸿常常感动,他明白了“要给学生最长情的陪伴”,也明白了“做教育真的可以实现人生价值”。
高一那年,李应芬本打算放弃学业,打工供弟弟读书。听到消息,刘秀祥告诉她,自己联系上了一名资助人,每月给她300元生活费。“刘老师和我谈了很久,让我一定要坚持把书念完,以后家里的日子才能越过越好。”很久后,李应芬才得知,“哪有那么快就联系到资助,都是刘老师从自己工资里挤出来的。”
后来,李应芬考上了大学,改变了命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刘秀祥常常告诉学生,真正的贫穷不是经济上的贫穷,而是思想上的贫穷,要不断读书和学习,让自己变得独立、自信和 。刘秀祥回到家乡的2012年,全县只有70人考上大学,2023年,1600多人考上了大学。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2023年9月9日,刘秀祥来北京参加全国 教师代表座谈会。 总书记专门给全国 教师代表座谈会与会教师致信,充分肯定以与会教师为代表的广大教师的重要贡献,号召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这次参会让刘秀祥感受到了无穷的力量,更感责任重大。
这两年,刘秀祥一个很大的转变是,“从原来帮助一个个独立的学生个体,转变为感召更多的教师”。他认识到,只有让更多人愿意当教师、把每个孩子教好,让教师群体帮助更多学生,才能改变山区教育的面貌。
2016年,刘秀祥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对更大范围内的教师开展研修培训。他以“相信奋斗的力量”为主题,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用自己的故事激励更多师生。
此次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刘秀祥想用“担当”和“幸福”两个关键词,让更多师范生懂得如何做一名 的教师。
让刘秀祥高兴的是,这些年,自己的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后重回大山,李应芬还成了他的同事。从最初“助学走乡村”的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更好的未来,越是偏远的地区越需要优质的教育,更需要 的教师,我们怎样,未来的中国就怎样,我会与广大山区教师一起奋斗,做大山深处孩子的守梦人。”刘秀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