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万玮:教育者的认知升级
教育者每天都面临很多挑战。困难在于,我们往往囿于固有的认知模式而看不到问题所在,更谈不上找到解决方案。
万玮认为,教育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提升认知水平。只有这样,我们在面对教育难题时,才不会束手无策;在内心苦闷时,才能继续坚定前行。
01
刚做老师时,我是个追求效率的人,我希望学生在学校里、在课堂上争分夺秒地学习,不要开小差,不要浪费时间。
后来,我认识到,处在童年期、青春期的孩子总是会犯错,犯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于是,我的要求变成了“吃一堑,长一智”“相同的错误只能犯一次”“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再后来,我意识到有些孩子就是很晚才觉悟,在学校里就是迷迷糊糊的,就是会犯困,就是表现得“不务正业”。在外人看来,他们似乎无所事事,喜欢整天发呆或者闲逛。但发呆或者闲逛本身也是有价值的,是为未来的觉醒积攒能量。
有一天,我猛然觉悟:发呆也好,闲逛也好,我之所以能包容,是因为我在乎的是后面的觉醒。如果孩子一直不觉醒呢?我还是太功利了。
那一刻,我想起了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的观点: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在教育领域把这个观点进一步深化。他认为,教育即生长。他说,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就是生长,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目的。
杜威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我。成为校长之后,我秉持的就是“生长”的教育观。我和管理团队努力在校园里营造“平而不庸,和而不同”的文化,把学校打造成一个以学习共同体为纽带的生态系统。我的信念是——万物生长,各自高贵。我的期待是——水土丰美,百花盛开。
在我的心中,“生长”是全方位的——学生的生长,教师的生长,管理者的生长,家长的生长,组织的生长,社区的生长,社会的生长。这些不同主体的生长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相互浸润。
“生长”这个词过于理想化,真实的人生不可能除了生长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目的。因此,我们通常用成长来取代生长,成长有一定的指向性。有些人对成长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成长,就是认知升级。
02
人与人最大的差别,是认知的差别。教育者亦如是。
认知层面不同的人相互之间很难交流。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一次采访中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我现在都不跟人争吵了,因为我开始意识到每个人只能在他认知的水准基础上去思考,以后若有人告诉我2+2=10,我会说:‘你真厉害,你完全正确。’”
过去这些年,提升管理团队的教育认知,一直是我作为校长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我们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专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改革了中层干部的行政例会,将它打造成为一个以学术交流为主、布置工作为辅的专业平台。
每学期开学前的全校教职工大会原来也以布置具体工作为主要内容,我将它改造成“校长讲坛”。自2016年起,我每学期都做开学演讲,演讲稿在学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一些影响。每学期结束前,我们总会抽出时间举办教师讲坛,邀请青年教师讲述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成长故事。
寒暑假里,我们会给教师充足的休息时间,中层干部则要参加培训。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打开视野,提升认知。
过去这些年,我们集体学习过如何使用“教练技术”“引导技术”“焦点咨询技术”等管理学工具,了解过“NLP演讲”“萨提亚模式”“家庭系统排列”“U型理论”等心理学前沿技术,研修过王阳明心学、产品思维、“六顶思考帽”等理论体系,共读过《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管理十诫:影响你一生的管理哲学》《熵减:华为活力之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教育3.0》等数十本管理类及教育类书籍。我还给中层干部做过几十场演讲。
校长班子的理念要靠中层干部去贯彻落实。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以下简称“平和”)过去这些年取得飞速发展,令行业瞩目,中层管理团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3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读了很多管理学著作。我比较钦佩的人,除了华为的任正非,就是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是日本企业家,但他研读最多的却是中华文化。他的管理处处体现出对中国哲学精神的觉悟。
在稻盛和夫心中,员工是排在第一位的。员工不是被管理的对象,而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价值不是盈利,而是让员工幸福。
事实上,如果员工有幸福感,对企业有归属感,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企业怎么会不成功呢?
人类的悲欢是相通的,管理的道理也是相通的。人不是工具,人就是目的。连企业管理者都能有这样的认知,学校管理者岂能不知?
2023年暑期,我在学校中层干部培训中演讲的主题是“27年来,平和做对了什么”。演讲文字稿在“平和教育”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后,一位来平和工作七年的青年教师在自己的朋友圈转发,并写下这样一段文字:“作为一名老师,七年来我的感受是:平和让职工享受工作,提升工作能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这就是教育界稀有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