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宏: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及中国教育的机会
发表于2019-02-19 15:05:27
摘要: 原标题:汪建宏: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及中国教育的机会 一 规律的时间局限性我觉得创业特别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规律的时间局限性。 你经历任何一

  原标题:汪建宏: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及中国教育的机会

  一 规律的时间局限性我觉得创业特别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规律的时间局限性。

  你经历任何一次创业,本质上都是在找成功的规律,你想找一个更好的方式让这次创业达到成功。但是你在每个阶段思考可能都不一样,没到那个时间点就是解不开,会在那个局限里走不出来。也许,有一个时间段你会觉想得自己想的特别明白,但等过两个月、半年之后,你可能又会否定自己一次。当你不断否定肯定,肯定否定之后,最后得出的那个结论,是自己最坚信的,也就找到了发展的规律,自己摸索出来的规律,自己才会更加坚信。

  但你发现这个规律用了多长时间?一般决定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

  二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及中国教育的机会

  我在教育行业干了12年,思考教育的时候,我首先想的是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很多人想做教育是拍脑袋的行为,或者是感觉教育市场大,是个大机会。我们想做一件大事,就是要面向未来。我想了三点:

  第一点,会遇到两个变化。

  变化一:学习者变了,现在基础教育的学习对象基本上都是零零后。

  变化二:学习习惯变了,现在的学习对象已经完全在用新工具学习。

  第二点,跨界创新。

  教学模式上,由老师以前常用的粉笔、黑板教学到现在基本上都使用PPT等电子屏设备教学。教学模式的革新,需要把教学内容、教学平台和硬件融合起来,这种融合创新模式,在体制内学校会越来越普及,也必然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最大趋势。

  第三点,国家战略。

  近年来,国家开始大力整顿课外辅导行业,这个行业会遇到很大的行业拐点,但同时,国家在这个行业也开始有大动作。比如,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应注意到国家把公平放在了质量前面,所以,我们看国家政策在变化、跨界创新在融合、用户也在变化,那么我们该思考,我们会应对的挑战有哪些?

  我也梳理了一下中国教育的机会,现在可能有很多做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课外辅导、民办学校等等,但我们可以把中国教育分成三个大类:

  第一类:课外教育。

  如果你做的事是围绕着课外来做,你会发现很多互联网教育公司,会围绕着技术升级,想着怎么颠覆学而思、新东方。你是线下小班,我能不能线上小班?你是线下一对一,我要做线上一对一?本质上都是升学培训服务,提高质量。同时,还要关注教育出口,比如,在国内参加高考,觉得考不上好大学,那就考到国外去,或者用更好的高考途径,比如自主招生。

  第二类:民办学校。

  我们觉得前一段时间在中国没有出民办学校规则和课外培训整治之前,可以发现所有的上市公司特别喜欢买的资产就是民办学校资产。因为民办学校好管,一个学生一年如果收3万、收12年,1000个孩子就完全可以算出利润,只要把校长换一换,这个学校就属于该公司,特别好管理。同时,民办学校好复制,因为有刚需、有品牌、有资产,这种行业最容易被资本产业化。

  第三类:公立教育。

  公立教育在之前没有成为大家眼中的一个机会,更多的机会在课外和民办学校上,其实公立教育这两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符合国家的政策和学习者的变化。国家希望把公立教育办好,但之前没有更好的办法,现在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能把它变得更好。学习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知识。中国的各个地方教育差距很大。特别富裕的城市,像北上广深的城市,学校本身特别强。建一所新学校花个几个亿、十几亿的都有,那特别贫困的城市,花几千万建一个学校就觉得很了不起了。除了硬件,其实最大的差距是软件。所以,在这种前提下,怎么样能通过好的方式能把公办教育办得更好,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一定是中国教育接下来的一个大机会。

  三 认知与创新 从去年到今年大概我们最常听见一个词叫认知,说什么认知升级啊,互联网公司用的比较多。一个人只要跟你经历同一件事,经历的时间越长,他的认知跟你的认知基本上是越像。

  我把两次创业对比了一下,我是2007年做了黄冈中学网校,当时课外培训是最好的,行业刚刚起步,很多公司都不大。当时很多人劝我办线下辅导班,不要做线上教育,因为线上教育特别难。我2007年的时候,如果想卖对方一个2000元的黄冈中学网校的学校卡,首先要解决他的认知问题,一遍一遍告诉人家我们是做课外辅导的,能通过互联网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当时在我们的认知里,就不知道把自己调整为课外培训。

  当时我们就努力的一直去做这件事,还把这件事还做到了极致,不断地招人、开分校去卖我们的学习卡。我们就想不到,从这个认知里面去跳出去,去对比当时网校的市场份额。

  我现在在做爱学堂的时候,把自己定义为服务公立教育。因为,我们觉得课外培训已经是红海市场了,已经很难在这个里面再诞生一家像好未来、新东方这样的千亿级公司。公立教育是个机会,中国有50多万所中小学校,再加上幼儿园就更多了,这都是机会。我觉得课外培训的需求本质就是因为在学校内没学好,如果学校里教好了,就不需要去校外了。

  但是,我们也都知道体制内特别难进,跟体制内打交道特别不容易。因此我们创造了一种新模式,把学术力量和市场力量融合起来,这样机会远比单独靠市场的力量要强很多。

  同时,国家在公立教育有很多战略,希望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着力提高区域的教育公平和学校的教育质量,要不断产业升级,服务于国家战略。

  但会发现以前的公立教育创新,要么是基于对试题把握、或者对教学模式的创新、或者是基于管理模式的创新,并没有把科技或优质在线资源融合进去。

  公立学校能不能在过程中有一个大的升级?如果这个机会抓住了,它可能就是一波大的浪潮。我有一个判断就是,我觉得新的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只会越来越大。工具、平台、O2O、内容、直播、AI等新的趋势会不断地出现。你发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一直在延续着。但有一个不变的是,就是有些公司在解决是一部分人的问题,有些公司在解决的是一个时代的痛点。

  一个时代大家集中的痛点在哪儿?我觉得能成为大公司的基本上是解决一个时代的痛点,它能找到这个时代里面的一个共性。今天最痛的那个点,是公立学校读书的问题,即读本地最好的学校,然后剩下的学校没人读。

  我们又发现所有的创业公司又特别有意思,我们最早在讲互联网创业,或者创业公司的时候,所有的创业教授给我们讲的最多的叫找痛点。找到一个点,哪怕针尖那么小,插进去就行了。但是,教育行业不行,你会发现一个特别痛的痛点是一个人解决不了的。所做任何一个小的创新,花的代价和成本都是目前公司的融资和团队能力达不到的。因为体制内的诉求特别多。

  你一个点满足不了它,所以,所有的创新就是要破坏那个落后的规则,原来的规则不行了,要有一个新的规则去替代它。但是,在找新的规则的时候,适应程度,新的规则是不是能满足得了那一个所找的痛点是最大的问题。

  四 赋能公立教育

  我把公立学校最关心的问题罗列为以下几个:

  第一,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问题其实特别简单,就是你通过互联网扩散优质资源的覆盖面。让更偏远的地方的孩子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这种目标,也只能通过互联网来实现。

  第二,机制创新提高质量。提高质量这个事能不能通过互联网来干?你发现你只要稍微做一点创新,体制内的变革随之而来。通过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学效率,以创新提高质量。

  中国有50多万所学校(中小学),它们每天都在变化。

  第三,学生。我们再怎么做课外辅导,你发现小朋友大部分时间还是在校内,他们脱离不了那个环境,不仅是学校、学籍的限定。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