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童书VS数字童书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博弈中谁能胜出?
发表于2018-10-19 13:40:56
摘要: 原标题:传统童书VS数字童书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博弈中谁能胜出? 近年来,在出版行业所有的细分赛道中,表现最为强劲的莫过于童书赛道。据开卷数据显
  原标题:传统童书VS数字童书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博弈中谁能胜出?
 
  近年来,在出版行业所有的细分赛道中,表现最为强劲的莫过于童书赛道。据开卷数据显示,2018年童书码洋比重占图书零售市场的26.25%,较去年同期增长0.71%;从增量上看,2017年图书零售市场有近1/3增长份额来自童书市场。数据指出,2018年上半年童书增长已达到14.47%。
262150982619889839.jpg
  如果想要罗列出国内哪家出版机构涉足了童书领域,还不如统计哪家机构没有涉足该领域来的快。据开卷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在全国近600家出版社中,共有556家出版社涉足童书领域,占比达90%以上。而在线上产品端,也有多家机构涉足少儿阅读领域,其中不乏互联网巨头公司。
 
  2018年初,博集天卷推出童书品牌“小博集”;7月,网易有道推出少儿阅读App——有道乐读。对标群体为6-12岁儿童,内容涵盖课内、课外读物;8月,世纪天鸿推出少儿图书品牌——小鸿童书,以精装绘本切入童书领域。
 
  从资本市场来看,截至今年8月,包括咿啦看书、凯叔讲故事、口袋故事、考拉阅读、亲近母语等机构获得融资,其中最低融资额为1600万元,最高融资额为凯叔讲故事,其B+轮融资额为1.5亿元人民币。板块自身优良的成长性、国家二孩政策在背后的隐性推动以及资本市场的热捧,使得诸多机构都要在少儿图书领域分一杯羹。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介入,使得这场争夺更加精彩。在童书领域的竞争中,到底是传统的出版机构的优势更强,还是线上产品更有未来?
 
  传统阅读与线上阅读,到底该看谁
 
  传统纸质书和电子阅读产品,都是作为内容产品的承载平台,其内容仍是核心。在影视、音乐、文学内容均被全面数字化的背景下,少儿图书能坚守传统出版,内容产品仍有95%以上未被数字化,形成这一局面,是家长、机构以及技术支持等多方因素共同导致。
 
  在家长层面,普遍认为电子产品对孩子眼睛损害较大。记者接触的数位家长均表示,不允许孩子过多接触电子产品。在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上,也对孩子严格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童书产品数字化的进程。
 
  在技术层面,咿啦看书CEO任晖表示,受限于技术制约,以往多数童书只能提供静态页面。但是新生代的儿童在使用电子产品时更容易被动画、游戏类的多媒体产品所吸引。所以,单纯的静态页面电子图书很难吸引到孩子。而另外一种数字化解决方案是以游戏开发的形式进行数字化图书制作,虽然制作效果可以和电子游戏相提并论,但其制作成本过大,制作周期过长,所以整个童书数字化的进程异常缓慢。
 
  另一方面,童书板块的高速增长,使得出版社之间的竞争也较为激烈,许多出版社都在传统图书板块发力竞争,并未对童书数字化进行大力推动。随着入局该领域的出版机构日益增多,出版机构对于童书数字化的重视也在日渐加强。
 
  作为一家深耕教辅出版多年的公司,世纪天鸿也在今年切入这一领域。世纪天鸿副总经理、小鸿童书负责人张立杰向记者表示,世纪天鸿深耕教育领域多年,拥有广泛的渠道资源以及用户资源,此次切入童书领域不仅仅是看好童书板块的成长潜力,同时也是对自身优势的充分发掘。
 
  张立杰表示,对比国外的童书市场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童书市场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小鸿童书将以内容为核心,打磨产品,推出优质内容。小鸿童书将会基于长期的战略考虑,在版权、原创等方面进行积累,不会急功近利。
 
  针对线上阅读与传统图书的关系,任晖则表示,目前电子书与实体书并不是 的竞争关系,咿啦看书内部将二者关系称之为“纸电同步”。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上,纸质书与电子书各有优势,形成互补。纸质书虽然有较好的阅读质感,但其携带不方便,且易损坏,在家里适合使用纸质书;而电子书因其良好的便携性,是外出时的 方式。
 
  据任晖介绍,咿啦看书的所推出的动画书制作引擎,可以解决掉传统电子书交互单一、制作成本高昂等问题。随着数字阅读订阅服务的普及,家长可以用很低的成本下载大量图书产品。许多优秀的读物得以更多的触达用户,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实体书的销售。
 
  另外,电子书不存在磨损、消耗等情况,其完成一次制作后,可以长久的保存传播,边际成本极低。而且电子书也可以对一些绝版书的市场需求进行统计,当需求量达到时,甚至可以促进老书重印。
 
  谈及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是否会对在线阅读产品形成负面影响时,任晖表示,根据美国儿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导致儿童视力下降的根本因素是长时间、不正确用眼习惯所致。所以引导儿童正确的使用电子产品才是关键。咿啦看书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一些尝试,比如通过软件引导孩子,注意劳逸结合。
 
  根据记者接触到的家长反馈来看,儿童家长对“使用电子产品伤眼”的观念根深蒂固,引导他们转变似乎还需要企业做更多的工作。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18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