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杨东平:什么是未来学校首先是“教育正常化”
当下最流行的教育概念,大概就是未来学校了。已经不仅仅是概念,各种活动声势浩大,跑马圈地,建组织、拉山头,天价加盟费,造价几个亿、十几个亿的“未来学校”纷纷破土动工……
顾名思义,未来学校是实施未来教育的学校;但是,对于什么是未来学校、未来教育,我们想好了吗,有必要的共识吗?
1 谁的未来学校?
未来学校,首先来自对未来教育的认识。2014年,世界教育峰会(WISE)对645位世界各国教育专家的调查“2030年的学校”,提供了对未来教育的认知:
在现实生活中,对未来学校的想象更多来自科技的刺激和资本的驱动。MOOCs、翻转课堂、可穿戴设备、3D打印机、交互式电子白板、乃至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新兴技术,不断刷新未来教育的图景。然而,时至今日,一个基本共识是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似乎被高估了,一个使用电子白板甚至iPad的教室,与使用黑板并无实质性的变革,只是看上去更为现代化。诚如教育技术学领域资深学者迈克尔·斯佩克特教授所言:
技术只是教育变革中的“沧海一粟”,更多是作为一种“替代策略”应用于教学中,还不足以支撑整个教育系统变革的发生。
令人担心的是,当我们醉心于追逐高新技术时,也许我们只是在学习“像机器一样思考”,从而丢失了真正可以致胜的人类智能。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由培训机构所研发的技术,关注的仍然只是课堂教学,是知识点和提分,从而使应试教育变得更为强大、更为精致,甚至更为温柔。那么,它到底是未来教育、现代教育,还是传统教育?
在中国,“未来学校热”还有一个强劲的动力: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绩追求。因为教育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都是一种“政治正确”,是可以不计代价地“跨越式”建设的。其背后,是不变的打造重点学校的思路。
几十年来,花样不断翻新,从示范学校、 学校、明星学校、优质教育、高位均衡到“打造教育3.0时代的未来学校”,出现了新一轮不惜重金、竞相奢华,打造“未来学校”的比拼。操场分为地上地下三层,地下二层建游泳池;校园由“全球 建筑师联手设计”,小学设计有单独的音乐厅、环幕影院…… “未来学校”建设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生意经”,而与未来无关。其所损害的是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和教育公平的价值。
对未来学校的认识,有一些基本特征是需要特别强调的。
首先,未来学校必然是“小班小校”,小规模化的。因为只有在小班小校,才能实施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现在欧美国家的学校大多是小学一二百人、中学一二千人的规模,班额则在20——30人左右。反观我们的“未来学校”,如果还是效率优先、巨型学校的设计,那么它的未来性从何而来?
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资源共享。在互联网时代、学习化社会的环境中,学校建筑和硬件设施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不仅出现“开环学校”的设想,学校消亡的概念也变得前所未有地真实,它将转型为社区的学习中心。花费巨资建一个大而全、小而全的学校的概念正在过时,至少是与未来无关的。
一个实例是创新性的美国密涅瓦大学,以培养全球化时代的未来领袖为使命,每年招收一二百名学生,在旧金山租了一栋公寓楼,没有传统的校园、图书馆、体育场,而是以城市为校园,共享资源。每学期去往一个城市,在七座充满活力的大都市(美国旧金山,韩国首尔,印度海得拉巴,德国柏林,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英国伦敦,中国台北)教学,开设丰富的体验式学习项目,提供一种“沉浸式的全球化体验”。学生将获得远超出传统校园所能提供的教育资源和终身的职业支持。
2 首先是“教育正常化”
不管未来的愿景如何炫目,走向未来学校的起点,只能在我们脚下,即我们今天的学校。它对应的是教育这样的生长逻辑: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然后再到未来教育。曾几何时,实现教育现代化还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宏伟目标,2010年制定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现在,这个目标似乎不再被重视和强调,2035、“未来教育”成为新的动员口号。因此,我们特别需要清醒地自我认知,知道自己身在何时、身在何处。
我们的确已经建设了许多规模巨大、豪华程度远超发达国家的学校,所谓的“优质教育资源”;然而,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是它们实行的都是应试教育——因此,有人说中国所有的学校都是衡水中学,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教育就是考试、分数、升学率,学习就是刷题,品德和健康是没有地位的,中小学生压力巨大,全国小学生的近视率达到45.7%,大学生则高达90%;厌学、抑郁和自杀的情况相当严重。一些地区高中的高考复习时间,从高三延长到一年半甚至两年;初中则普遍在初三用一年的时间备考应试。试问,这符合教育部的课程标准吗?全世界有这样的教育吗?
我们需要回答,在我们那些最优质的学校,教育规律和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得到体现了吗?已经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有必要的办学自主权吗?教师和学生的正当权益能够得到伸张和保护吗?严酷的应试教育扭曲了教育生态,导致恶性的教育竞争和学历“军备竞赛”,造成全社会的教育焦虑。应试教育所体现的教育价值(出人头地、做人上人、读书做官)和精神气氛(死读书、读死书、考试至上、分数至上),与科举传统相去不远。
可见,实现教育现代化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艰巨的任务。我甚至觉得提“教育现代化”也过于高远,我们需要的首先是“教育正常化”。这一概念是韩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治理应试教育时提出的。所谓教育正常化,就是遵循和尊重教育规律,就是正本清源,恢复常识,以学生为本,实施善待学生的教育,使学生免于恐惧的教育,能够保障学生睡眠的教育。就是学校像学校(而不是像官场、像军营),老师像老师(而不是像办事员、打工者),学生像学生(而不是像学奴、童工)。
这再次提醒我们,无论现代教育还是未来教育,其判断衡量的关键不是校园建筑、图书馆、游泳池,也不是信息化、高科技,而是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是价值观。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意味着教育软件的整体更新:从国家功利主义的目标转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从升学教育、应试教育转为培养合格公民,实行生活教育;从学科中心、知识本位转为能力本位;从教什么、如何教转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等等。
真问题是,置身于陈旧的传统之中,在严重的教育行政化和应试教育的基础上,能生长出“未来教育”的参天大树吗?
3 “新学校运动”
关于“未来已来”的一解,是从现在的孩子和学校教育的状态,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未来。这就是说,还没有奠定现代教育的基础去谈未来教育,就难免是无源之水,甚至是缘木求鱼。比较积极的理解,是从现在到未来为一个生长演变的过程,在当下教育创新实践中,孕育催生着未来的种子。因此,更需要认识的是未来教育的生长机制和路径。
当下教育创新比较活跃的主要是3个领域:
一是教育公司和培训机构。
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产品,主要从教育技术的进路改变教育。例如洋葱数学构建从小学到高中自适应的数学学习平台;“一起作业”改善教师批改作业的生态;沪江网的Cctalk成为农村教学资源补充、乡村教师培训的重要平台。
企业的教育产品研发主要围绕课堂教学,实际成效在提高教学效率、改善学习感受方面。其局限性是围绕应试教育需求,将教育窄化为课堂、教材、知识点和提分。如好未来展示的新技术“魔镜”系统,在黑板上方设置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影头,可以抓捕课堂上每个学生走神等不同表现,用大数据技术生成相应的教学评价。令人诧异的是其对未来教室的想象,仍然是面对黑板排排坐的模式!
二是优秀的公办学校。
如北京的十一学校、北大附中,主要改变教学模式,实行分层走班、选课和学分制、学院和导师制等多种改革,引入更丰富的课程资源,实行个性化学习,改善教育品质、师生关系和学校管理。经常会有人说,他们资源太丰富了,其经验无法复制。然而,同样拥有最多教育资源的大城市公办重点学校,又有多少具有变革教育的动力和努力呢?他们坐拥优秀生源带来的高升学率,基本处于无所作为的状态。
与此同时,民办学校也并未成为期望中教育创新的生长点。民办教育在补充资源不足方面成效显著,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以及在沿海地区提供面向流动人口子女的学前和义务教育方面。在大城市,民办教育的功能主要在提供差异化的教育服务,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它更具有服务意识,课程也更为多样化;但整体上仍处于应试教育的氛围中,与公办学校比拼升学率,缺乏具有前瞻性的教育创新。
三是体制外的小规模创新学校。
这类学校集中在北京、成都、深圳、大理等地,在主流社会的视野之外,如雨后春笋般自发生长,我称之为“新学校运动”。这些学校很多是由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而创办的,其共性特征是完全超越了应试教育,实行以儿童为中心、善待儿童的教育,采取项目式、个性化的学习,帮助学生能够自立于社会,自立于未来,追求真善美和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