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昌理工学院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顺利开题 一起来关注下
“积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案例,能让学校的科研氛围更加浓厚,让学校的科研管理服务水准发生质的飞跃,让学校的科研水平稳定在一个更高的水准上。”10月30日下午,武昌理工学院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贵州多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图书馆六楼会议室举行。副校长崔海容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在2021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包括年度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西部项目)立项中,武昌理工学院文法学院院长谢春林教授主持的项目《贵州多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获得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是湖北同类高校中 获批立项的项目,实现了武昌理工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的新突破。
参加本次开题仪式的领导和专家还有: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本次开题评委专家组组长康翠萍教授,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赵友元研究员,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田恩舜教授,湖南科技大学教学评建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周险峰教授,武昌理工学院校长助理杨灼芳教授。
会上,副校长崔海容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武昌理工学院的科研工作情况。武昌理工学院是全国民办高校中较早设立科研管理服务机构的学校,“十三五”时期提出“教学科研并重”的工作方针,科研管理服务队伍建制完备,从分管科研的校领导到科研处,从学院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到科研助理和科研秘书再到科研博士与创新团队,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科研体系。“十三五”期间,学校加大了学科队伍建设力度,全面修订新订了《科研积分管理办法》等12项科研制度,加快了科研平台的建设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十三五”期间,武昌理工学院获批全国离子色谱标准创新研究基地1个,获批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1个;获 (含部级)课题9项,国际标准制定项目2项,省厅级课题13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4项;学校新增“共融机器人协同控制系统”等省级创新团队5支,科研经费到账8848万元。产出一批高质量成果,其中北大核心及以上论文356篇,专著130部,发明专利授权5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成果三等奖1项、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用类三等奖1项,201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
“十四五”开局以来,学科建设成绩喜人,引进了中芯国际联合创始人谢志峰博士、色谱分析专家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黄小明、普惠金融研究中心苏志伟教授等多名知名学者专家。获批生物与医药、电子科学与信息技术2个“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获批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全国教科规划研究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 项目获批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获批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6项、省教科规划项目5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获批其他省厅级项目15项,对外签订横向合作项目109项,到账经费3000余万元,教师发表SCI\SSCI\EI\CPCI\A&HCI\CSCD\CSSCI等收录论文205篇,著作23本,获发明专利授权37项,科研水平位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获评金苹果排行榜2021年度科研竞争力评估省内32家同类高校第一名。
“我们认为谢春林教授团队的选题《贵州多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崔校长介绍并肯定了该课题的意义,他希望通过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切实提高学校整体科研素养,推动学校科研工作的高品质发展。他同时代表学校郑重 :学校会在人员、时间和经费等各个方面予以保障,以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谢春林教授在会上作了详细的课题开题汇报,她从课题的研究对象、框架思路、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一一汇报。课题主要研究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实施情况、教育评价、教育现状成因,从而构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模式。课题拟通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价值探讨引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点从语言文字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国家认同教育三个方面调查贵州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实施现状,发现问题,并分析其现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贵州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教育模式,从而发展民族教育事业。该课题将扩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研究维度,深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研究内容,为促进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为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益的启示。
与会专家对课题的总体设计和研究进程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开题报告论证充分,整体框架完整、逻辑清晰、方法科学。同时,就课题后续开展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经过专家组的集体审议后一致同意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