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餐”真的合理吗
中午12点15分,浙大2018级生命科学专业学生陈维佳匆忙跑到紫金港校区东二教学楼走廊,领饭的同学已经排起四列长队。几分钟后,陈维佳刷卡拿到一份一荤两素的盒饭。拿到饭菜的大学生们四散分开,有的在休息区找到好位子。没找到地方的,他们随便在走廊里哪个角落,或者就在台阶上席地而坐,快速地吃起饭来。这些饭,是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打包好送来的,有个霸气的名字——“学霸餐”。(钱江晚报1.24)
有学生说:“蹲在路边吃午餐,已经成为浙大紫金港校区的一景。”也有学生说:“在浙大,学霸餐就是一种信仰。没吃过学霸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浙大人。”从他们的言语中,我们可以听出满满的自豪和认可,如今,有十几年“工龄”的“学霸餐”,不只是学生的口粮,更成了学生的“精神食粮”。
“学霸餐”的存在,确实能给学生节省一些时间,让学生在中午能多学习一会儿,也正是大家对这一“方便”的认可,才赋予了“学霸餐”的生命力。但是,我们要全面考虑一下,“学霸餐”的存在真的合理吗?
有人说,学校就是用来学习的,无论什么措施只要能促进学生学习就该支持;也有人说,这样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学霸圈”,这些好处我们也不可否认。但是,不知我们想没想过,废寝忘食就是素质教育的真谛?勤确实能补拙,但也要讲究规律和把握度,否则只会事倍功半,甚至是适得其反。
揆诸当下教育现状,很多学生被戏称为“书呆子”“病书生”,为什么?就是因为过劳学习。单一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与外界隔阂开来;“三点一线”的学习规律,让学生们失去了运动的机会。如今,“学霸餐”的存在,让学生连中午休息的时间都压缩,更是把“三点一线”变成了“一点一线”;况且,很多学生买了“学霸餐”,却没有固定的用餐地点,有的甚至在楼道、路边吃,这种“风餐露宿”的生活习惯是不是真能保障学生们“革命的本钱”?与此同时,“学霸餐”这一戏称不知会不会产生歧视和压力,让有些学生“进退两难”?
刻苦学习可以,营造学习氛围也应该,但“学霸餐”的存在有待商榷。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而不是牺牲身体为学习,也不是放弃交流换成绩。作为学生,平时应该提高学习效率,把握学与歇的“平衡点”,做到劳逸结合相适度;作为学校,应该着眼改善食堂环境,做到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健康进餐。
“学霸餐”本就是一个带有“吹捧光环”的存在,现在又被推崇的如此浮躁,不得不问一句:“学霸餐”真的合理吗?(韩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