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辅导班成刚需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报班都能成“学霸”?
还没开始放假,家长就已经给孩子报名准备上各式各样的辅导班了,因为有些辅导班要靠抢课,报名晚了会没有名额,有些甚至还要经过考试择优录用,辅导班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只要等学校的考试结束,孩子的学习就会从学校转移到校外各式各样的辅导机构;孩子完成了学校的作业,还会有辅导班开小灶的教辅材料要完成,根本没有自己的课外时间,甚至连好好总结的时间都没有,也不知道学习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哪里需要改进的。
为此对部分学生做过调查:上大学前是否都去上过课外辅导班?来自城市的学生会不同程度的去上过课外辅导班,来自农村的学生基本没有。有些同学家里经济状况不是太好的,能维持生活就不错了,哪里还有闲钱送孩子上辅导班?能考上大学,基本靠自己的勤奋努力。
曾经听过一些家长诉苦:现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真的需要涵养呀,本来我的性格挺好的,可是对着孩子慢吞吞写作业的样子,自己就急得不得了;看到简单的题不会做,动作又慢吞吞的,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要对孩子发火,孩子被骂哭了,看到他可怜兮兮的样子时,自己又后悔了。陪孩子写作业真是高危的行业,都要急出心脏病了。究其原因,这一切都源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不淡定心态。
其实孩子的考试成绩并不差,但家长要求高,不管“学霸”还是“学渣”,家长一律都送到辅导班学习才放心。难道真的如他们所愿,送去辅导班学习了,就会有成绩的突飞猛进,成为“学霸”吗?
送孩子上辅导班的家长,主要有以下几点缘由:
第一,对于双职工家庭,孩子放假了,家里没人管,担心孩子自己在家上网、玩游戏、看电视浪费时间还不安全,索性就送去上辅导班,姑且等于托管。
第二,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育儿经就一直影响着新一代的家长,从小去的早教班是在玩耍中开发智力,现在到了学知识拼成绩的阶段,就更加不能放松了。
(图片:广东省博物馆免费参观券)
第三,家长之间怕吃亏的攀比心理。眼中看到出类拔萃的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己家的总是不长进,心里就着急了,明知道比较式的教育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是忍不住的要互相比较。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课外辅导班,自己家的如果不去,到时考试又要吃亏了。因此,家长聊天时,都以课外时间报满辅导班为荣。
第四,不上辅导班担心跟不上学校老师的教学进度。有些家长打听到学校老师上课时讲授的内容有所保留,不讲全部,心里就不淡定了,想要孩子获得好成绩,觉得非要去上辅导班不可。
其实,是否真的都需要去上辅导班?这个要因人而异,适可而止。
第一,如果孩子的课外时间都被辅导班塞得满满的,自己没有自由支配的课外时间,时间长了,会觉得身心疲惫。因此,放假时不要占用孩子太多的课外时间上辅导班,可以有选择的让孩子到少年宫学习琴棋书画,学学唱歌、跳舞,家长要把这些当作素质教育的内容,不要指望让孩子去少年宫学习这些就能成名成家,主要是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培养孩子的气质,让孩子们课外能有较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会总结、学会思考。
第二,比起上辅导班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后,孩子的学习由刚开始的家长让他学变成自己主动学,这样才能有后续学习的后劲,否则,动力不足,低年级时尚且勉强能跟上教学进度考个好成绩,越到高年级,由于学习方法不当,甚至因长期的上辅导班得不到喘息的机会,还有可能产生厌学的情绪,学习成绩就不可能有上升的空间。
第三,趁假期有时间,多带孩子逛逛书店、图书馆,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在放假时有时间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第四,多带孩子去走走各式各样的博物馆,让孩子在参观的过程中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主动探索的品质和创新精神,增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