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面对“恐辅症”:需学校和家长协同发力
“白天上班,晚上陪写作业”是很多家长的共同生活状态。从“十大辅导作业‘后遗症’”来看,因辅导作业导致的生闷气、夫妻争吵、劳累过度、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非常普遍,其中超过2成的家长会因为焦虑子女未来产生抑郁、食欲不振,甚至还有22%的家长出现高血压、14%的家长出现心脏不适等严重不良反应。(重庆晨报 1.23)
上一秒风轻云淡、岁月静好的家长,一遇到辅导孩子作业,下一秒就会情绪失控、血压上升,有人将这种症状总结为“恐辅症”,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已有八成以上的父母患上了恐辅症。“因辅导孩子写作业,大人被气到心梗”“陪孩子写作业就像是在渡劫”……这些段子虽是网友的自嘲,但也真实地反映了目前家庭教育面临的难题。
“恐辅症”切实反映了家长内心的焦虑与浮躁。不可否认,辅导孩子写作业是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负责任的体现,并且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报着竭尽所能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态,不得以在辅导作业这条道上“执着前行”。可是,这种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的辅导真的是孩子所需要的吗?家长在“不甘人后”和“恨铁不成钢”的焦虑与浮躁中迷失了自己,无疑平添了自己和孩子的负担,更有甚者会影响亲子关系和家庭和谐。
“恐辅症”也体现了目前学校作业布置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一些作业的难度明显超过了课程标准,孩子回家后不会做也是必然,家长未能及时了解情况不得已责骂孩子愚笨。还有,目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再加之一些老师布置重复性作业,这就导致一些孩子每天做作业做到深夜,家长的催促和唠叨也就随之而来。除此之外,“批改+签字”成了很多家长的必修课,家长升职为“助教”,这样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让很多家长苦不堪言。
面对“恐辅症”,需要学校和家长协同发力。学校应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根据课程标准调整作业难度和作业内容,并打破“家长批改+签字”的模式。家长需及时调整家庭教育方式,学会自我修炼和调试,放平心态形成与孩子间的良性互动;学会换位思考,在辅导作业时,换一种表达方式,多一些理解和耐心,少一些烦躁和唠叨。惟其如此,才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苏月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