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学可以左右专业,但不能左右职业选择
2018年的最后一天,微博头条出现了一个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出身,现今却是一名在重庆南方翻译学院綦江校区卖水果的老板何庆。谈起当初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何庆表示现在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大学很多同学因为繁重的压力头发都变白了,她不喜欢这样忙碌的生活节奏,自己还是更喜欢自由一些。但这一说辞并不被一些网友买账,他们认为既然毕业于这样一所资源甚好的大学,选择开水果店是对大学资源的浪费更是对自己未来的不负责。(新闻来源:12月31日梨视频)
而笔者认为,大学所学的专业是未来的指向标不错,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要按照这个指向标所标明的方向一路向前。专业所学内容是高校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但这个人才培养计划是针对一个系并不是一个人,虽然无法选择自己的培养计划,但未来的道路却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据2017年的一份专业对口就业率调查中显示,在已经签约的2017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有38.5%的毕业生选择了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同比上升了5.7%。学法律就得当律师?显然,这是对专业的刻板印象。
因为专业选择上头条的不止何庆一个人,就拿北京大学来说,这个被国人认为的中国 学府为国家培养了很多高精尖的人才,但它也不仅仅只是培养国家各个领域的尖端人士。
早在几年前,北大中文系才子陆步轩就因为毕业后卖猪肉被说成给母校蒙羞。同样也是北大学生,来自经济系的陈生本来是在毕业后涉足房地产的工作,年仅32岁就已经身价上亿,就在房地产最好的年代,他却全然不顾世俗的眼光,毅然放弃房地产开发,做了一个被世人冷眼相待的猪肉佬。来自化学院的高材生黄礼君在毕业之际,院里90%以上的同学都选择了继续深造,一半出国留学,一半在国内读研,剩下的10%也大多找到了稳定、体面的工作。黄礼君在GRE/TOEFL都通过之后,选择了放弃出国留学和国内读研两条路,而到菜市场每天和一帮“大老粗”打交道。
北大虽一直没有固定的校训,但其历史上一直有“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训导。北大培养出了很多各行各业的 人才,但这并不妨碍北大学生从事屠夫的工作。他们有选择自己工作的机会,成为屠夫或者卖菜小哥,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陈生和陆步轩创立了“壹号土猪”,不但自建农场、终端布局科学化养猪,同时还加强质量把控,档口采取自营。随之还成立了培训职业屠夫的"屠夫学校"。北大"猪肉才子"陆步轩做名誉校长,并为"屠夫学校"编写讲义《猪肉营销学》并亲自授课,填补了屠夫专业学校和专业教材的空白。“壹号土猪”2016年的销售额更是高达13亿元,既有如此成绩,何谈失败?
何庆放弃了学了四年的专业,却收获了近二十年的悠闲生活,这个选择是双向的选择,是当事人自己想要的生活。作为路人,我们不该妄加评论它的对错与否,专业不是一切,人生在世,还是舒服最重要。 文/薛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