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一篇名为《又现 视频,跪求转发找到受虐女童并报警》的推文在微信平台上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其中爆料人所发布的 视频更是在微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当地公安局介入后的初步调查情况与视频内容基本相符,父亲刘某与母亲陈某的确存在长期殴打女童的恶劣行为,目前相关妇联正对被施暴女孩进行陪护与心理辅导。(12月23日《南方日报》)
家庭本就是孩子的避风港。家庭,是一个多么美好一个词。提到“家庭”,夫妻和谐,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等一系列涉及传统美德的词汇就会浮现眼前。对孩子来说,家庭是依靠和保障,若是孩子生活在一个“硝烟弥漫”“风雨飘摇”“鸡犬不宁”的家庭里,面临着父母僵硬的关系,冰冷的语言,甚至动辄拳脚相加,让孩子不但没有安全感,而且会然孩子天天生活在对未来的恐惧中。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每个孩子都有独立的人格,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念,但是正向价值的形成,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与人何干?但是,笔者认为,若是把家庭矛盾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成为了“出气筒”,这样的父母既不适合当孩子的监护人,同样也不配做“父母”。孩子的出生,既是爱情的结晶,同样,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也是一个互相欣赏的过程,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自己也在逐渐成长,也在逐渐学习,也在感受为人父母的欢喜。
善待孩子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责任。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也不需要“持证上岗”。但是,善待孩子是当爹妈的最基本的职责,教育培养孩子是家长最基本的义务。笔者认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希望,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长更要倾注耐心、理解与陪伴,过分使用语言和肢体暴力反而会适得其反。毕竟,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孩子“成才”的可能性才大一些,但若让孩子的童年都在虐待中度过,让孩子幼小脆弱的心理蒙上了一层阴影,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对社会来说是一种潜在的危险,长大后很有可能仇视社会。
虎毒尚且不食子,何况人呼?笔者认为,在教育孩子上,家长首先要自我反思,当一名合格称职的家长。若是家长不能够做到,我们就要用好规则和法度,要让法律限制人性中的黑暗面,并予以惩治。我们教育部门,要坚决杜绝 事件的重演,除了完善相关法律条例和加强监管力度,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加大宣传儿童保护的力度,让“打骂虐待儿童行为”受到应有的处罚,让整个社会文化对“ 父母”进行声讨。(曹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