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养殖业的黄金业务?这家A股公司靠它一年挣700亿
近日,海大集团交出了2021年的业绩答卷和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2021年,海大集团实现营收859.44亿元,同比增长42.56%;2022年Q1,海大集团营收同比增加26.98%,至119.53亿元。
这家成立于1998年的高新农牧企业,从饲料产品起家,逐步拓展至饲料原料、养殖、动保等领域,向产业链上下游继续发展。海大集团从广州出发走向国际,并于2009年正式登陆A股市场,连续十三年保持增长,总市值超千亿元。
业绩受原料和终端价格双重挤压
在营收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海大集团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36.73%,为15.96亿元,2022年Q1,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亿元,同比下降71.62%。
海大集团的主要业务包括饲料业务,以及养殖、食品加工等产业环节。从产品上来看,饲料销售是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贡献营收698亿元,占总营收的81.19%,毛利率为9.08%。
净利润的下降或受到来自饲料原料成本上涨和生猪、禽类价格低迷的双重影响。海大集团在财报中提到,2021年,新冠疫情在全球持续爆发,进出口受限,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下降,禽肉、猪肉价格低迷,畜禽养殖受终端肉类产品价格下滑及原料成本上升两端挤压,养殖大幅亏损。水产养殖终端价格相对较好,但受原料价格上行压力,盈利也受到挤压。
饲料行业主要服务于下游养殖业,饲料一般占养殖成本70%以上。海大集团表示,受前两年畜禽产能大幅投资释放的影响,特别是生猪产能的进一步恢复,饲料需求增加,饲料产量快速增长创出新高。
海大集团预计,饲料行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目前年产百万吨以上规模饲料企业集39家, 合计饲料产量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59.7%,比上年提高5.1%。根据财报,2021年海大集团饲料销量1963万吨,约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6.69%,全国饲料行业第二位,市占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生猪养殖业务亏损“拖后腿”
报告显示,海大集团生猪养殖板块的营业收入约46.42亿元,同比增长25.08%,全年出栏肉猪约200万头。其中,生猪养殖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8.9亿元,同比下滑238.09%。剔除生猪养殖的其他业务,海大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13.57亿元,同比增长43.71%。
海大集团解释道,公司前期主要聚焦在养殖团队的建设上,自有育种体系尚未完全建立,2021年出栏的生猪以外购仔猪育肥为主,受报告期仔猪及肉猪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生猪养殖业务呈亏损状态。
生猪养殖业整体仍不乐观。2021年,生猪出栏和年末存栏量随着养殖产能的恢复进一步增长,同比增长27.4%和10.5%;猪肉产量5296万吨,增长28.8%。随着生猪供应大幅增加,生猪价格从上半年 36元/公斤下滑至下半年 10元/公斤,猪价的持续下探,导致养殖户从二季度开始陆续进入亏损。
长期来看,海大集团对生猪业务仍有较大信心。其育肥阶段的养殖存活率超过90%,叠加饲料端的研发及规模优势,生猪养殖成本下降明显。海大集团表示,预计养猪业务保持现有投资规模,采用相对轻资产模式,快速提升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目前养猪成本已得到较好的控制,力求在两年内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国信证券在研报中分析道,预计随海大集团未来自繁自养比例提升,生猪业务盈利能力或将持续改善。
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大
海大集团判断,中国农牧业在未来3-5年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剧烈大变局。
主要原因有三:其一,从国际环境的持续恶化和国内经济面临的巨大困难和挑战,国内肉类总需求极有可能出现持续下滑的局面;其二,目前整体养殖业出现了全面的极度产能过剩,所有企业都将面临面对残酷的去产能过程,是对资本、技术、团队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全面考验;其三,养殖业的土地、基建成本、环保成本、人工、原料都在持续上升,特别是粮食价格未来两三年估计会持续高位。粮价高企状况持续加剧,消费疲软和成本高涨两头挤压,会对产业链形成巨大的压力。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海大集团表示,饲料、种苗和动保是最核心的业务,技术和团队能力将持续提升。其中,饲料业务是养殖产业链中的黄金业务,也是其中长期内最核心的业务,未来五年饲料销量目标为4000万吨。
在此背景下,研发和人才投入进一步提高。2021年,海大集团全年增加员工7300多名,同比增加27.88%;其中硕博学历人员增加400多人,同比增加37%,技术人员增加887人,同比增长41%,高学历、技术型人才占比进一步提升。全年人力费用45.40亿元,同比增长39.91%。
在研发方面,海大集团2021年投入6.53亿元,同比增加36.24%。研发团队突破3000人,其中博士、硕士超过700人。
此外,海大集团还表示,公司根据市场发展趋势,积极布局新产品、新品类,如反刍饲料、猪预混料、浓缩料等品种,报告期在市场开发、团队建设上进行了一定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