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大学期末考试“难”现象
1月7日,河南新乡。临近期末,某高校地下停车场内,上百名学生在这里背书。学生说在教室背书会影响他人,室外又太冷,停车场不冷也不打扰别人,学习氛围还好。(1月9日据澎湃新闻)
每逢期末考试,相关“大学期末考试到底有多难、有多拼、有多恐怖”的话题总会成为热搜新闻闯入人们的视野。有学生在食堂学,有学生在楼道学,有学生在地下车库学,还有学生身处宿舍但是平均每天只睡3个小时,大学期末的学生简直是拿生命在考试。针对“恐怖”的考试周,有人为学生的“拼命”点赞,也有人对“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行为吐槽,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大学期末考试复习的怪相?笔者认为这个问题既不能过分倒向一边,也不能不给予关注,而是需要理性看待。
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面对考试,学生拼命认真复习,取得理想成绩,这显然是一种上进的表现,本是值得肯定赞扬。但是,现在大学期末考试中很多学生并非上进求名次,而是求及格保“命根儿”,平常天天睡大觉、打游戏、喝大酒,期末“玩命”的学习模式,让考试间接沦为一种形式主义。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当前大学对学生教育和考核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现在有些学校的老师上课讲解东西比较模糊,存在学生并未学懂弄通,老师已经离开学校的情况,所以学生不得不课下消化,加重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存在大学考试比较敷衍的情况,考试重点大都为书中原原本本需要背诵的东西,且一些学生要求老师划定考试重点,所以相对考试而言,“临时抱佛脚”比“功夫用在平常”效率更高,何乐不为?
因此,对于大学期末考试“难”的现象不必过于欣喜孩子们的“拼命”,也不必太过于苛责他们“临时造势”。真正有必要反思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相?这一问题的背后其实正迎合了当下大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如何让大学生平时忙起来,让大学教育提质?如果解决了这一问题,那么围绕大学生考前突击的各种怪相便自动消失。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期末考试“难”现象无疑是对大学教育改革起到了警示和提醒作用。
然而,改革并非一日之功,但是目标和方向是不能动摇的。只有严格学生教育管理,全面整顿教学秩序,引导教师改革教育方法,加强学生日常品行和学习过程的考核,以硬约束倒逼学生将功夫下在平常,让他们在大学期间真正忙起来,期末考试才能“不难,期末复习怪相才能不再是新闻。当然,以上问题都得到解决之时,可能还会有学生期末“加班”复习,但是情况不同的是,彼时的复习意味着学生是真正读懂了学习的重要性,而并不是简单的应付考试,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文:崔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