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大学生活 切勿本末倒置
近日有记者在网上进行问卷调查,71名大学生中,有66人表示自己曾逃过课——逃课比例将近93%。大部分学生表示,“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也成为大学生心照不宣的逃课法则。(《光明日报》 11月21日)
大学逃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逃课的频率和人群不断刷高,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大学?“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的定义。从学前班就抢在起跑线上,学过了九年义务,又经历了黑暗的高三,难道这么多年在学业上的辛苦打拼,就是为了在大学时逃课吗?
我想,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会迟疑,会痛悔,可这痛楚和悔意却又太短暂,短暂到一转眼就放置在脑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普遍的逃课现象?首先,大学生活被过于“美化”,导致学生对此存在认识偏差。在黑暗的高三,很多老师和家长都会说“熬过这阵就好了”“上了大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言语给了学生极大的误导,也使得他们天真地信以为真,完全放纵自我;其次,大学生自控能力有待提升,面对新环境难以适应,不能做出合理有效的时间安排和管控,交朋友、谈恋爱、发展兴趣爱好等等,什么都比学业看得重;再次,大学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少的学校将课程得分与上课出席率挂钩,将教师绩效与学生参与度挂钩,造成老师疏于管控,学生更不自觉的恶性局面。
逃课成风尚,不是好现象,大学课堂被“荒置”,我觉得是一种可悲可愤的事。很多人起早贪黑努力拼搏后,并没有获得大学录取通知,更有贫困地区学生,可能一辈子也享受不到如此优越的教育资源。如何让大学课堂焕发新机,发挥应有的价值,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以考试过关、获取奖学金等倒逼学生认认真真上课的方式虽然可取,但加固外在牢笼不如提升内部涵养,提升“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魅力,提高课堂的含金量和实用性,结合学生的现实需求,为学生提供满满的“干货”,并与社会实践接轨,为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打好基础。(赵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