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失去了真,同时也就失去了美.这话我信,因为美学理论对于美的定义是“美就是真”.也就是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通过整容可以让自己变美.但是,再美的那张脸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特征,是通过造假造出来的,是以假乱真的虚伪之美,并不属于一个人本质上的心灵美,并不属于原先固有的自然之美.而且,丑中之美才是真善美的本质.因为,人的面部丑一些,并不等于心灵不美;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的那些残疾朋友,他们的心灵就非常美,有的已经远远超出了那些徒有漂亮脸蛋的女士.所以,笔者对于高考之后,父母陪同女儿扎堆整容的行为持反对意见.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是人见人爱的花瓶,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善美和自然美,花瓶再好看,那花也是一束精美的“塑料花”.这种花不但不耐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老化.
据中国经济网6月27日报道,高考结束后,有电商平台表示,高考结束当晚新用户暴增,美妆个护类目整体同比增长超过260%,意味着不少人在踏入大学前,正在抓紧时间变美;甚至有00后女生在高考结束当天,就从外地赶到广州的美容机构,在父母陪同下接受整形美容手术,变美似乎“迫不及待”.
如果这种“迫不及待”仅仅是以韩国女人为标准,中国的女学生都想让自己变成韩剧里大长今式的美女,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医学整容让自己的脸变形必须依靠乳胶等填充物,并不是利用自己身上的肌肉使脸型变得更加好看.只有通过手术等刻板的造假行为,让脸部各个部位的比例趋于数学比例方面的合理均衡.也就是说,整容是让自己的面部发生犹如“脱胎换骨”的变化.而且,整容手术完成之后,并不能保证不产生其它方面的并发症.如果整容手术失败,将会给整容者带来一辈子难以消除的心理恐惧症和无法估计的精神痛苦.但是,那些“迫不及待”扎堆整容的女学生并没有做好最坏的思想准备,心里想的只有最美好的梦想,心里想的就是不怕花钱,只要能让自己变成世界上最漂亮的脸蛋和犹如影视明星一样的鸭蛋瓜子脸,不管让父母花多少钱都觉得值.
然而,却很少有人用原苏联著名作家契诃夫先生关于美的至理名言,去认真衡量一下自己是不是符合那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之美.契诃夫先生是这样说的:“人的一切都应是美的,外貌、衣裳、灵魂、思想.”而且,德国著名作家歌德先生说得更加精辟:“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如果那些“迫不及待”陪伴女儿去整容的父母能认真领会这些美学真理,那就不会让女儿去追求那种不切实际的虚伪外在美.而且,更不会让女儿变成就业岗位上某些领导喜欢的交际花瓶.
我们不是反对让女孩子变得更加美一些,而是不愿让那些高考结束的女生变成失去真善美的追求,而去做只有外在美,没有心灵美的虚伪造假追求者.而且,更不希望她们去只图整容便宜的个体整容机构,让自己成为整容的受害者.如果真想整容,一定要慎之又慎,并选择正规的整容机构为自己整容.只有用理智和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整容,才能避免上当受骗.而且,更应该弄清楚“究竟自己为什么要整容”?而且,一定要明白整容者也是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只有反复权衡利弊,才能让那些“迫不及待”的美容者做出正确选择.扎堆整容,绝不是理智和科学的整容心态.
而且,那些“迫不及待”扎堆追求整容的父母和女儿,一定要弄明白究竟是心灵不美,还是外表的那张脸有损自己和全家人的“光辉形象”?如果不是心灵不美,那就不要被他人忽悠,才能不上当受骗.(郭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