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累死也教不出主动学习的孩子?
发表于2024-12-12 13:27:06
摘要: 原标题:为什么你累死也教不出主动学习的孩子? 你知道让孩子主动学习最快的方法是什么?不是买书、买资料,也不是催他、哄他、奖励他,这些都不持

  原标题:为什么你累死也教不出主动学习的孩子?

  你知道让孩子主动学习最快的方法是什么?不是买书、买资料,也不是催他、哄他、奖励他,这些都不持久。

  教育的巅峰之境,在于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一个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的孩子,当遭遇难题时,大脑启动的是应战模式,它会绞尽脑汁去解决难题,然而在学习方面消极被动的孩子,面临难题时,大脑率先开启的是应付模式。要么糊弄一下,要么干脆直接放弃,还会对你说,我就是不行,我做不到。

  拖拉磨蹭的孩子大概都有这三点特性。

  第一,学习情绪大,喜欢讨价还价,这说明他在学习时就是打工的心态。

  第二,学习不主动,总要靠人提醒,说明他在学习上很少体验过成功的感觉。

  第三,学习容易走神,畏惧难题的情绪很大,说明他没有掌握高效学习方法。

  如果你家娃和我家一样,也正在面临以上三种情况。那你不管是急或者催,大概率都是没有结果的。

  你会发现,你越说,他脑子越混乱,你越责备,他越摆烂,孩子的学习依旧是不在乎的应付姿态。

  我家娃曾经也是前面3点全占,直到我家实行一位浙大博士总结的方法,孩子才有所改善。之所以决定实行这套方法,就是因为他不是成功学的鸡汤,而是适合普通家庭且可操作性很强的方法论。我就按照步骤带娃操作起来,两个月时间让娃发生很大变化,建议你先点赞保存起来反复看。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孩子学习不主动,缺的是什么?是自觉性吗?不是的。他们真正缺的是责任感,是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认识。什么是责任感?它是一种过程,是学生主动做好他该做的事。如果你的孩子总是逃避学习,那很可能是因为他缺乏这种责任感。

  我今天就把浙大博士总结的5个步骤毫无保留分享给大家。家长只要按照我说的方式去引导、纠正和调整,孩子不仅主动学习,还主动做家务。

  第一步就是认可孩子。

  用你80%的精力去发现他身上的优点,20%的精力去表扬和鼓励他。孩子学习的兴趣往往是先有的,主动性才会跟着来。别每天给他负能量,比如他正在写作业时你就催他,或者看到他错了就批评,那样做根本没价值,感觉也不好,自然就没动力去学了。

  还有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闪光点,教育本就应该因材施教,相对于老师,家长更容易去发现孩子的长处,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而不是一味的硬要在别人擅长的领域去硬刚。不知道孩子天赋的可以用耶鲁大学教授总结的《天赋测试表》去测测,1分钟就能测出孩子的天赋,根据孩子天赋找到适合孩子的 学习方法,事半功倍轻松逆袭。

  第二步,在生活中,你得停止包办,引导孩子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

  你仔细去观察孩子班上那些学习不自觉的孩子,就会发现他们的父母承包了一切,孩子习惯了不劳而获,而真正的学霸都是很独立的。所以父母请停止包办一切,让孩子自己承担起生活责任,比如自己打扫房间、自己收拾玩具书包等,生活上这一点都做不到,学习上的很难有自主性。

  第三步,从习惯切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你发现了吗?很多孩子口头上答应得很好啊,但就是做不到,执行不到位啊。

  为什么呢?很多家长总是说孩子不想好好学习。我告诉你,所有的孩子都想学好,都想高质量的完成作业,他想是真的,但是一到行动上他掉链子也是真。

  孩子的习惯就决定了他的行为啊,所以父母呢,一定要重视孩子习惯的培养。一个学期重视2-3个习惯就好,聚焦不贪多。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地鸡毛。

  第四步,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孩子缺乏自控力,该做的事拖拖拉拉,不该做的事却沉迷其中,这时你大声的责骂他,很可能只会激起孩子的抵触和反抗。所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你一定要想办法帮孩子找到学习的目标和胜任感,孩子才会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事主动去做好。

  培养这个能力,并不是你随意的去夸他,让他多做题、多检查、多讲题就能缓解,甚至适得其反,磨灭孩子的学习兴趣。

  这个时候,家长只需要先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想尽办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打游戏的经历大家都体验过了,就是利用那种必赢的胜负欲,让孩子的学习就像打游戏一样上瘾,让他们自己来规划学习时间,一项一项的打卡,闯关即得到积分兑换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培养他们的自驱力。自驱力养成闯关表整理好了,可以做个参考,留言闯关表。

  第五给孩子留出犯错空间。

  孩子不是机器,他是个活生生的人呢!

  各位家长,如果孩子刚一磨蹭、发呆、玩橡皮,你就催他吼他打击他。

  你想想,任何人在这种高压的成长环境下都长不出责任感。因为一个人紧张的时候,他心里只会想着我怎么去应付这个事,怎么赶紧完成这个事,所以家长必须给孩子留犯错空间。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