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短视频博主,获聘985副教授!凭啥?
发表于2024-11-11 19:41:03
摘要: 原标题:90后短视频博主,获聘985副教授!凭啥? 一年前,靠科普弦论走红的90后短视频博主周思益,被重庆大学聘为副教授。消息一经报道即引发广泛关

  原标题:90后短视频博主,获聘985副教授!凭啥?

  一年前,靠科普“弦论”走红的90后短视频博主周思益,被重庆大学聘为副教授。消息一经报道即引发广泛关注。

  “百万粉丝博主”“科普网红”只是她的一重身份。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周思益当然有着亮眼的学术背景和科研履历。

  但在接受媒体报道的时候她透露,正是此前两年在视频平台上科普“弦论”物理知识的经历,在找工作时为她提供了极大助力,“面试时,考官直接告诉我重庆大学就想要这方面(做物理科普)的人才”。

  重庆大学对周思益科普事业的支持也不是说说而已。学校为她争取到一笔国家自然基金委的理论物理专款,“(这笔经费)就有部分是专门用于科普也是基于我在抖音的经历特批的”。不仅如此,重庆大学还为该科普项目配备了一名正教授。

  科普读物可认定为科研成果

  2021年,人社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等倾向。

  如今很多高校在教师职称评聘中实施多元评价,将代表性成果纳入评价指标,不再是一句空口号。

  例如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制度改革形成了5+X指标的做法。一名教师从事的技术推广工作卓有成效或有智库成果,只要通过学术委员会认定,没有论文也能获评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名教师因教育教学、主编 规划教材、撰写咨政报告或解决工程技术难题,在没有论文发表的情况下,直接被评为教授或副教授。

  在部分高校有关科研成果认定、职称评聘的规定中,我们也看到了“科普作品”的身影。

  比如2022年印发的《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项目、奖励等级认定与评价办法(试行)》中明确,著作类成果包括专著、译著、古籍整理作品、皮书/发展报告、编著、科普读物等。

  著作成果等级认定以出版社的层级以及著作的类别为依据,分为4个等级。由第一层次出版社(即包括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科普读物(以10000册为起点)属于B1级;由第二层次出版社(山东省社会科学 成果奖评选委员会认定的、除第一层次出版社外其他一类出版社)出版的科普读物(以5000册为起点)属于C1级。

  《浙江农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振兴计划(2021-2025)》中提到,学校将改革科研评价体系。积极构建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文科科研评价体系,重点突出“多元化”和“等效性”评价方式。建立针对论文、著作、研究报告、咨政成果、科普读物、艺术作品等不同类别成果的多样化评价机制,开展分类评价、分层评价。

  湖州师范学院2020年印发的《关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提及的“著作”,包含专著、合著、编著、译著、科普读物、文艺作品等,但必须为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且是有“ISBN”书号的正式出版物。

  科普作品可替代论文评职称

  在同样主张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等倾向的医疗人才评价中,“用科普替代学术论文评职称”则正在全面推行。

  2021年印发的《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科普作品可作为业绩成果代表作参加评审。

  有媒体记者根据各地发布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改革方案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河南等21个省市均已提出,科普作品可以纳入业绩成果代表作参加评审。

  根据各地公布的细则,在职称评定中,对于科普要求也不一样。比如黑龙江要求是微视频或科普图书,天津则规定必须是科普专著。对于健康科普发布的平台要求,河南和四川规定 为县级媒体平台,而上海和福建则要求为省部局级。

  对于科普作品的载体要求规定也不一。上海要求科普文章要2千字以上,天津要求专著主笔章节不能低于5万字,重庆要求图书要取得ISBN编号,科普期刊和有声读物要有合法合格的资质。此外,对申请人在科普作品中的完成角色也有严格的规定,比如图书要求为副主编及以上,科普短文必须是第一作者等。

  今年11月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作为我国科普人员队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新态势的及时回应,草案新增了“科普人员”一章,提出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设置和完善科普相关学科和专业等内容。修订草案还对健全科普人员评价、激励机制作出规定,鼓励相关单位建立符合科普特点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评价制度。

  因此虽然目前将科普作品作为代表性成果尚未被高校普遍采用,但未来职称评定中,是否会有越来越多高校将科普作品认定为业绩成果代表作,也值得高教人关注。

  如何在学术圈做“网红”

  除了卫生职称制度新改革,近几年从国家到地方还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医疗人员多做科普。

  不知你是否也像小编一样,曾被邀请关注医生(或其团队)运营的公众号。公众号会定期推送与其主治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公众号更新频率逐渐变少,直至停更。其中一个因素可能是运营自媒体账号真的挺不容易——除了要有稳定的内容输出,还要持续吸引更多人关注。

  其实不只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做科普,可能很多想借助自媒体扩大自己学术研究成果的影响力的高校教师,也苦恼于如何更好地运营自己的账号。曾有一些学者提出的建议,或许值得借鉴。

  首先,在建立代表个人“学术形象”的自媒体账号时,要慎重选择账号的名称、关注什么人、与什么人建立起好友关系。重要的是,建议这个账号不要和分享个人生活的社交账号混用。

  账号发布的内容要与你研究的领域相关——可以是跟你自己的工作有关,也可以是你所在研究领域的 研究成果。将期刊网站上的文章分享到你的社交平台上也是一个不错选择,不过别忘了附上一两句话告诉读者为什么这篇文章值得关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

  作为科研工作者要学会“自卖自夸”。因为合理的自我推销既能帮助研究者产生知名度,进而提高学术成果被引用数量,同时还能将有才华的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实验室中。但这中间也有技巧。

  比如在自媒体上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时尽可能通俗易懂。以浅显语言写成的简介能让自己的文章被更广泛的受众所理解,也能通过一般的关键字搜索找到自己的研究成果。

  此外,还要注意实时查看你的工作在自媒体上的表现。不仅要看收到多少“赞”和评论,还要看你的内容是通过什么渠道分享出去的。

  可能有人认为科研人员将宝贵时间“浪费”在网上的自我宣传中并不值得。但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毕竟与产出科研成果需要投入成千上万个小时相比,为了确保自己的观点能够被相关受众知道,每年花10——20个小时维护自媒体也不能算一种浪费呀。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