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那个想当银行行长的孩子,到底有什么错?
发表于2024-04-10 19:14:09
摘要: 原标题:李镇西​:那个想当银行行长的孩子,到底有什么错? 最近,一个小男孩在课堂上造句的视频被传到了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视频里的小男孩是

  原标题:李镇西​:那个想当银行行长的孩子,到底有什么错?

  最近,一个小男孩在课堂上造句的视频被传到了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视频里的小男孩是这样说的:“我想当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行长,继承我的爸爸。因为我的爷爷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行长,我的妈妈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所以我想继承我们的家产。”

  从视频上看,这好像是一次课堂造句,黑板上写着——

  请你也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你的理想:我长大了以后想 。因为 所以 。

  根据这则视频,不少网友抨击行业不公的现象。很快,农发行相关工作人员公开回应说:“这是某支行行长的孩子,并不像视频里讲的那样,家里都是行长。他的爷爷是支行的普通员工,已经退休近20年了,他的妈妈是普通的科级干部。我们目前正紧锣密鼓地核实情况。”

  即便如此,人们也有理由提出质疑。从制度上看,我国银行为避免“近亲繁殖”,普遍实行干部任职回避制度。包括明确要求,领导干部任职须回避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等。而现在通过孩子的口,人们看到了一个家族这么多人都在银行工作,这无论如何是不正常的。尤其是既得利益者事实上的岗位垄断,加剧了人们普遍不满的阶层固化,人们由此产生的种种不安乃至愤怒是可以理解的。连银行行长都可以“继承”和“世袭”,这戳痛了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渴望社会公正的心。

  当然,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我们等待着有关权威部门最后的调查结果。所以,这里我不再多说。

  不过,我想多说几句的是,除了许多利益岗位不应该有“近亲繁殖”,在政治权力部门更应该防止“家族世袭”,哪怕是变相世袭。像这样政治权力非正常的“子承父业”并不少见。从某种意义上说,与银行行长等岗位的“世袭”相比,权力岗位的垄断更为不公,也更为可怕。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平等权利的公民,凭什么有人就能当共产主义“接班人”,而有人却只配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呢?

  好,打住,这个话题不宜深说。

  还是回到小男孩的视频上。有关部门可以对小男孩发言中无意透露的相关信息进行调查,但调查的对象应该是孩子的家长以及相关的单位,而 不应该针对孩子。

  相反,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无论其说法有多么的不妥,我们的教育也好、引导也罢,都应该是在保护孩子隐私的前提下进行,如此公开这段视频,使孩子遭到网暴,这是另一个维度的不公正,是对孩子权利的侵犯,更是对未成年人的一种残忍。

  所以,我特别赞成有人呼吁:追究视频发布者的法律责任!2020年第二次修订并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分别在第四条、第六十三条和地七十七条中规定:“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非法删除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或者其他网络通讯内容。”“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对未成年人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或者恶意损害形象等网络欺凌行为。”

  当然,追究拍摄上传者的责任,应该是孩子的监护人提起诉讼,否则不诉不理。但我还是希望孩子的监护人能够依法维护孩子的权利。

  是的,尽管孩子是根据固定的语言格式造句,但他的说法显然有许多不妥,尤其是“我想继承我们的家产”这样的话,完全把国家银行当成可以继承的家产,这显然不是一般的荒唐。但不要忘记了,他还是一个孩子,从视频上看,估计也就是个小学中段的孩子,最多十来岁。无论他的思维还是表达,都不可能成熟而严谨。而思维不成熟、表达不严谨,正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有什么不可“饶恕”的呢?

  把国产当家产的错误认知也许是来自他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但责任不在孩子,而在其父母家庭教育的不当。我们怎能够一味地指责孩子。看到一些文章对孩子大加抨击,竭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将孩子推进了网暴的漩涡,我很难受。

  我特别想说的是,抛开孩子这话有许多漏洞不说,也暂且不论这段视频所折射的某些社会不公,但就孩子要表达的长大后想当银行行长的愿望而言,我觉得是没有错的。

  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公开合法的程序而不是黑箱操作,那么他当上了行长也无可指责,就像某些国家父子通过合法的选举都先后担任了国家最高领导人一样。这和某些国家纯粹靠世袭而“子承父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是两码事。

  一个孩子想当银行行长,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理想。孩子能够公开地说出来,我们不应该吹毛求疵,应该鼓励每一个孩子说出自己的理想。

  这个理想似乎谈不上多么高尚,因为其动机不过是“继承家产”,但孩子想做一件大事,而不是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因此似乎不应该被苛责。

  也许有人认为,如果孩子这样说就“完美”了:“我想当银行的行长,因为我想为祖国的伟大复兴献上自己的一颗中国心,所以我想从事金融业。”嗯,这样的确很完美,可这是大人的语言,而且未必是发自内心的真话。

  可能还有人会“引导”孩子这样说:“我想当科学家,因为我国的科学技术离世界发达国家还有距离,所以我想奋起直追世界先进科技水平。”“我想当解放军战士,因为伟大祖国的和平生活需要人守卫,所以我想成为一名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我想当清洁工人,因为为人民服务不分高低贵贱,所以我愿脏了我一人,干净千万家。”嗯,这些答案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惊天地泣鬼神,但孩子不是《××日报》的记者。

  我说过,无论多么“漏洞百出”的真话,也胜过“完美精致”的假话。孩子的话纵有千般不妥,至少他是真诚真实的,就凭这一点,我们就应该鼓励,在鼓励的基础上再引导他把真话说得更好。

  不不不,我说得也不对。对孩子而言,要求其“完美”,可能就没有真话了。唯其不完美,其真话才有了几分纯真质朴。

  我曾在镇西茶馆撰文追问:“为什么我们小时候说假话心虚,而长大了说真话害怕?”

  不是吗?小时候我们被大人告知不能说假话,要做诚实的孩子,撒谎就会成为长着老长老长鼻子的匹诺曹,所以我们小时候说假话害怕爸爸妈妈和老师批评;但我们长大了以后,说真话却害怕,怕影响自己的工作,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影响自己的前途……我们被太多的好心人提醒:“别那么傻,别什么都说!”尤其是高考和中考前(其实平时写作文也是),父母和老师往往会提醒我们,写什么不写什么“一定要谨慎”。于是,我们年龄越大,说假话越厉害,刚开始可能不习惯,但慢慢地便越来越从容、自然、天衣无缝,达到“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崇高境界。

  现在我要纠正一下我的说法,其实,“说真话害怕”用不着长大,就在孩子小学阶段,环境就告诉他,别傻乎乎的,别什么都说真话,否则后果很严重。

  比如,这个说长大后想当行长的男孩,仅仅因为不完美甚至有“漏洞”的真话,而被舆论网暴,他以后还敢率真地畅所欲言吗?这个视频被公开后,他将承受多大的压力,其父母将怎样数落这个“不争气”的“傻儿子”,我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象的是,他将就此变得“聪明”起来,“谨慎”起来,他将过早地“懂事”了,“成熟”了。

  一个以种种“正当”“高尚”的理由扼杀孩子梦想的环境,是不可能诞生马斯克的。

  而一个有意无意诱导甚至鼓励孩子说假话、大话和套话的社会,“情商高”的“正人君子”倒是源源不断地诞生。

  最后我还想表达我一个疑惑——

  这孩子在课堂上做一个口头作业,怎么会有人摄像?难道教室里有监控录像?一个连学生发言都会被监控的普通课堂,是多么令人不安!这样被时时监控,上课的老师说话会怎样的战战兢兢?而傻不愣登发言的孩子被曝光后,“童言”还敢“无忌”吗?

  当然,也有网传说,这个视频不是监控录像记录的,而是有人私下拍摄的。但不管谁拍的,这样的课堂,是多么可怕?

  而如此令人胆战心惊的教育环境,又怎么可能把我们亲爱的祖国带向富有蓬勃创造力并傲然屹立世界强盛国家之林的未来?

  2024年4月6日晚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