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四中校长:反对陪伴式写作业,家长育儿要做园丁不做木匠
陪孩子写作业是令很多家长头疼的事。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马景林表示,“坚决反对家长陪伴孩子写作业,不要只看到了眼前的问题。”这一观点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
马景林校长认为,他反对家长陪伴孩子写作业,一时的陪伴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却容易让孩子建立依赖,影响了孩子长远的自主意识的培养。他提出,家长要做园丁,而不是木匠,园丁为花草创造更好、更安全的生长环境,提供更好的生长空间,这样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有些家长借过木匠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强调的是一致性和准确性,这是制作成功的家具所需要的,但在育儿过程中有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效果也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好。
对此,中国教育报评论文章表示,我们常说,教育是慢的艺术,在陪孩子写作业这件事上,家长也应该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孩子写作业,一出错家长马上就指出来,错一个指一个,写字姿势不对、算错了题……不仅家长容易“血压升高”,也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久而久之,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不是工业,孩子的成长也不在于一时,家长要允许孩子在错误中成长,给孩子的成长留出空间。要不要陪孩子写作业,如何陪,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答案是不一样的,但马景林委员给所有家长提了个醒:花开有期,要做智慧的“园丁”。
澎湃新闻评论员表示,教育从来不只是看一时的结果,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孩子不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建立学习自主性,只有在父母现场陪伴监督下才能完成作业,那这样的孩子在精神层面可能就很难长大。离开父母的视线,就很难再变成一个“好学生”。
理想的教育,当然是家长和学校老师一起做园丁,给孩子慢慢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但现实很骨感,在普遍还是很卷的当下,父母就算想做园丁,很多时候也身不由己。像北京四中这样的名校,可能在教育上有自己的坚持,但很多地方的学校,包括一些知名度很高的学校,其实都在变相要求家长当好木匠的角色。
“家校合作,既不是给教师增加本不必要的负担,也不是把教育责任更多地转移到家长身上。各方的教育理念真正一致,家长也才能有更从容的心态,做一个教育的园丁,而不是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