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妖魔化”老师群体更在自重
发表于2019-03-11 13:44:21
摘要: 3月7日,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参加政协委员教育组小组讨论。讨论会上,他在回应政协委员提出的学前教育教师形象问题时呼吁社会各界,不要妖魔化老

  3月7日,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参加政协委员教育组小组讨论。讨论会上,他在回应政协委员提出的学前教育教师形象问题时呼吁社会各界,不要“妖魔化”老师群体,“妖魔化”老师形象。陈宝生表示,教育质量是尊敬出来的,不是谁抓出来的,不尊师重道,不尊敬老师绝不会有好的教育产业。(3月7日 中国新闻网)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当今教师群体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各方面的尊敬。现实中个别教师的不当言行,影响了教师队伍形象,比如网上曝出的幼儿园老师虐待孩子的问题,确实令人气愤,这样的教师自己给自己“妖魔化”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家庭所期待的。那些“虐童事件”只是个案,不能因此而给教育群体贴上“标签”。

  从外部因素来讲,需要大力弘扬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我们有尊师重道的深厚底蕴,我们有尊师重道的共同目标,我们有尊师重道的社会风气,也有尊师重道的现实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道的氛围并不难,社会、家长、学生拿出尊师重道的具体行动也不难。

  从教师队伍自身来讲,“他重”首先要“自重”,“他爱”首先要“自爱”,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树立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师德失范将自己给自己抹黑,得不偿失。教师要立好自己的行为规范,师德失范“一票否决”,给教师敲响警钟,念好“紧箍咒”。

  防止“妖魔化”教师群体,还应反思教育的目标、方向和措施是否真的做到了同心同向,比如一些家长反映中小学老师课外有偿补课问题,这种现象甚至在有的地方成为一种“默契”,成为一种“常态”,相关部门应该思考如何改变这样“司空见惯”,才能回归教育的本真。(于江全)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