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要积极挖掘各行业尤其是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就业新潜力.《人民日报》10月9日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就业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必须内挖潜力,外拓源头,尤其在新业态、新模式上寻找就业新增长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社会就业人口充分就业提供岗位.
提振新经济组织.加大对新经济、新就业模式的政策支持,加快调整政策取向,推动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加快发展,创造更多新增就业机会.加强区域定位调控,既要发挥中心城市吸纳就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创造更多区域性经济和就业中心;又要通过健全农村创业体系支持返乡创业,积极培育接续产业,缓解困难地区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技工教育.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相适应.针对“95后”“00后”等年轻就业群体就业意愿发生转变的问题,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的就业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正确引导这类年轻群体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抓好新成长劳动力培训和企业在岗培训,组织开展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鼓励支持技能入企、校企合作、企业内训.联合本地高校、企业、院所争取国家更多的改革政策倾斜,争取更多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重大科研项目落地落户,让各类人才有施展才能的平台.通过开展创业论坛、创业大赛等活动,搭建各类有特色的创业孵化器、孵化基地(园区)等创业平台,让人才创业有机会.
加大公共就业服务兜底能力.加大对新经济、新就业的政策支持.加快调整政策取向,通过完善风险控制、信用体系、质量安全、税收、社保等方面政策法规,促进社会资源通过共享实现高效充分利用,创造更多新增就业机会.
新经济组织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必然会成为就业的新宠儿.深入挖掘就业潜力,既是消化富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助推新经济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税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