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书籍应做到“开卷有益”
一本名为《小熊过生日》的儿童绘本,近日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该绘本中,许多朋友参加小熊的生日会,吃蛋糕时却有一位朋友不见了,餐桌上则多了只烤鸡。故事暗示朋友“上”了餐桌。“我受不了练钢琴了,不想练了,都想自杀了……哪种自杀方式比较好?拴根绳子在脖子上,再找棵树吊死。从楼顶上像鸟儿一样张开双臂飞下来……”这样直白描写自杀情节的内容,同样来自推荐小学生阅读的儿童读物
这些“儿童不宜”的少儿出版物流入市场,进入万千家庭,影响无数少年儿童心身健康,家长忧心忡忡,媒体关注有加。值得注意的是,过去,许多粗制滥造的儿童书籍,属非法出版物,是“扫黄打非”打击对象。而当下图书市场上“儿童不宜”书籍,大多是合法出版物,是正规出版社“如假包换”的正品,让少年朋友无所适从,令家长防不胜防。
童书内容应当引导孩子健康向上,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高尚的道德,促进他们心智发展,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笔者认为,铲除童书“儿童不宜”,重在源头治理。首先,出版社要树立责任意识。行业组织应充分发挥作用,如设立童书审查委员会,引导出版社加强自律,严把质量关,不能只求效益、不讲责任,甚至粗制滥造、内容失格,这虽然可短时获利,但长远来说则是“自毁长城”。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出版物的监管。童书市场“钱景”诱人,一些出版商自然不甘坐失良机。必须依据出版管理条例,完善相关细则,强化出版资质审核,提高准入门槛,规范发行流程,严格市场监管,对那些观念扭曲、内容失格、涉黄涉暴的童书,该下架的要下架,该查处的要查处,确保童书市场健康发展。家长应到正规书城精选优秀童书,孩子阅读童书时应是亲子共读,这样既可以防止孩子“误读”,又可以增进亲子关系。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在家长指导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理应贯穿人的一生。遗憾的是,市场上不时出现的“儿童不宜”书籍,让古今中外众多关于读书的美好格言,失去智慧光彩。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为了他们茁壮成长,亟须提供营养丰富的健康书籍,让孩子能够“开卷有益”,这是社会关切所在,也是有关各方职责所在。程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