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親基金徐鹏:人是否能教育人?
2018教育科技大会“教育的‘少数派’”分论坛上,親基金创始发起人徐鹏分享了题为《“未来教室”,中国教育创新的乡村实验》的演讲。
徐鹏认为,所有的教育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个是为选拔人才为建立的教育体系,一个是为成为人而建立的教育系统,这两个系统并不完全重合。同时可以把学习场景进行三个简单的划分,一个是固定的学习场景,在一个密闭的、可定义的空间内开展教学行动。第二个是设计的场景,需要有基于场景的不同设计。第三个是真实的场景,把孩子放到真实的自然和社会中来推动学习。
以下是徐鹏的演讲精选实录(芥末堆编辑整理):
我叫徐鹏,今天在这个会场上讲教育并不太适合,我试图想和在座的各位报告的是我们来解决一个社会困境的时候,它应该有什么样的一些模式和方式?这些并非是经验,只是我们实践的一个过程。
人是手段还是目的?
谈到教育理念的时候,我第一个问题谈的是人作为教育的一个主体来说,我们把他看成是手段还是目的,这件事对于每个教育从业者,我认为都有必要关注和思考。
自汉代以来,中国的教育始终是把人作为手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选贤举能是作为帝国发展的需要而发生的,直到今天为止,我们的教育依然是为国家选拔栋梁、培养国家栋梁,不管是哪根梁,不管是哪个柱子,都是梁和柱子。
今天回到人的自我、回到人的目的时,这可能是所谓的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如果这件事是事实的话,所有的教育就成了两种不同的类型,一个是为选拔人才为建立的教育体系,一个是为成为人而建立的教育系统,这两个系统并不完全重合。社会上的一些困境、一些矛盾的出发就是由此而产生出来的,家长的需求和教育系统、学校的需求并不完全一致,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分叉。
人是否能教育人?
讨论到第二个问题时,又涉及到了教育技术层面的东西,人到底能不能教育人?我是一个导师,我来帮助你成长,指导你成长,这样的事实存在吗?每个教育者思考和这个孩子的关系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出现的?
我在这个问题上有过一些独立的观察,我看到如果把自己做成导师的那批人,一般来看教育的发生都会异化,如果把自己和孩子建立成独立的两个不同的人的观念出发时,教育会自然发生,这件事是一个常识。
但在中国的教育系统里,以导师身份系统的出现是有历史背景的,从哲学或者宗教的层面上讲,能教育人的除了上帝之外,没有其他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成为教育别人的那些导师,因为他有更强的能力和技术的时候,这些人过度地超出自己意识时,会成为新的人类的灾难,这些是常见的,这一点值得每一个真正有本领的人去反思的一个宗教性的,或者是哲学层面的问题。家庭里每一个父母,那些暴躁不安的,歇斯底里的行动,在孩子的成长中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时,或许就是这个问题上建立了分叉,这是我谈的第二个问题。
学习场景的三个划分
第三个问题就是关于学习场景,我把学习场景做三个简单的划分,在谈到传统学校的时候,我把它叫做固定的学习场景,在一个密闭的、可定义的空间内开展教学行动。另一个场景叫设计的场景,这些需要有基于场景的不同设计,比如营地教育,很多人把营地教育看成是体验的一些标杆,实际上营地教育最需要的背后的课程设计有强大的支撑,如果没有课程设计的支撑,很难成为一个好的营地。第三个场景是真实的场景,把孩子放到真实的自然和社会中来推动学习。
基于这样三个场景,我们推动了三个不同的实验,在学校内基于教师教材教室开展的教学活动,是传统的教学场景。在实践过程中,这是我课程设计的研究院,专门做设计和教学研发。在把教学场景改造时,我们将城市、乡村,包括河、山、牛都作为教学场景,教材依然保留着稳定的教室,把教师推向项目管理。
等到我们做到所谓创新的教育项目时,彻底把这些打开了,重新回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了基于场景的学习方案。基于这样的思考和学习的认知,推动从常识和现象出发,向可转移的技能转变,向品格建立的过程转变,这是整个认知的逻辑。我认为,无论是在线化学习,还是体验式的、服务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学习方式,无不是把知识向技能转变,把技能向品格或者是价值观推动。
在关注到学习动力的过程中,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到底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还是知礼节而仓廪实?学生的学习逻辑到底是怎么建设的,因为我是从课程设计和课程研发这个角度来建立农村的教育小的模型,这个观点可能是一个最根本的推动点,如果这些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对于自己的生命价值没有任何独立的思考,你让他学习,他就不去想学语文数学。
我想农村孩子除了学科学习之外,那些基于陪伴的,基于价值判断的,基于品格的学习,我们就做那么一所学校,在农村有教室、有一大帮人在那上课,在这个空间里,就做这么一件事,比较简单,但我觉得陪伴和滋养孩子的行动是靠着整个社会在推动的。
具体就是做成三件事,做一间教室,这间教室和城市的图书馆或者学习空间连接,条件特别好,有地毯、地板、沙发和很多新书等等,我们组织了一个教育公益者联合会,我们做了一个网站,希望把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孩子们。
这是小学的教学楼刚刚建完,我们推动了一间教室落地,看不出是农村的孩子,就是普通的孩子。我们也会有很多志愿者在那里工作。我在想,我们的孩子如果长大之后,他在回忆起我的童年时,有一群陪伴他的人,有一个可以滋养的空间,他们会不会以善养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