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看待当下 " 快乐教育 " 的议题?
很多人提到了相同的一点:说是减负,实为增负。
首先,精英们 不会主动减负。
多出来的时间,他们购买了更 的教育。下午三点半放学后,小孩都去了哪里?有读者说,她一个月给女儿报了 8 个课外辅导班。送她去学奥数,学英语,学钢琴。
在丛林模式下,谁给自己减负,谁就是自愿退出竞争。
其次,条件一般的家庭,削尖了脑袋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
至于没钱的家庭,孩子只能回家打游戏,或者在工地上玩泥巴了。
发现哪里不对了吗?在快乐教育的体系下,寒门难再出贵子了。
自从中国开始给学生减负,学校退出公立教育以后,资源就全部倾斜到了私立学校。中国家长越来越累,负担越来越重,各种教育机构大赚特赚。
快乐教育费啥?费爹,费妈。更准确地说,费钱。
退一步讲,学习和快乐一定是矛盾的吗?
换句话说,恢复高考 42 年来,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吗?
当然不是。很多人都忽视了一件事:优等生自有他们的快乐。那是探索未知的兴奋,竞争取胜的满足。
我人生最充实的一段时间,就是在高中。说实话,每天都累得要死。挑灯夜战,废寝忘食。早上走在路上,连眼皮都睁不开。
但我无比快乐。
尤其是当我的成绩从年级前 50,蹿升到年级前 5 的时候。那感觉,就像全世界都在为你让路。
我心里燃起了太阳,终于有了对人生的掌控感。那种浸透四肢百骸的美妙体验,我之后再也没体会过。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种高级快乐,我相信所有优等生都懂。
我悟出了什么?一个对我人生最重要的道理,直接搭起了我价值观的底座:付出,是可以获得回报的。
好好学习,每次都考第一,是非常非常幸福的。 会逐渐变成一种习惯,给你带来良性循环。你发现自己不比任何人差,变得越来越自信。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有个 的八阶段理论。其中在学龄阶段,孩子首先要解决的,是 "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
学校是训练儿童提前适应社会的地方。
他们必须完成学习任务,才能获得勤奋感。只有当孩子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才能获得 " 能力 " 这个东西。
也就是说,教育学家该干的事情,不是让孩子在摆脱教育中变得反智,而是让他们在优质教育中获得信心。
如果只是想让 " 宝宝 " 高兴,那一人发一台任天堂 Switch,我保证他们能从年头嗨到年尾。
但这种快乐,是你想给孩子的吗?
人类能从森林古猿一步步走到现在,靠的就是战胜惰性。要想人前显贵,必得人后受罪。这句话虽然糙了点,却是铁打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