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的选专业困境:一旦选择“弃文从理”面临种种壁垒
发表于2018-11-13 13:29:18
摘要: 原标题:文科生的选专业困境:一旦选择弃文从理面临种种壁垒 毕业后,大多数文科生还得面临着包揽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薪酬榜倒数区的尴尬。 今年

  原标题:文科生的选专业困境:一旦选择“弃文从理”面临种种壁垒

  毕业后,大多数文科生还得面临着包揽“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薪酬榜”倒数区的尴尬。

  今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首次对文科类本科生开放医学博士报考资格,拟招收2019级“4+4”硕博班学生25名,学制4年。

  结果,大门敞开却无人问津,截至招生结束,该专业一直没有文史类学生报名。

  或许是因为招生简章的发布和报名截止相隔太短,留给文科生的准备时间不够。但实际上,再给文科生们多宽裕几个月,估计情况也不会相差到哪里去。

  如果一个文史类的本科生,能在看到以下“主要课程”时,还能够淡然一笑、胸有成竹地递交报名申请,那我们喊了多年的“通识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口号,真的算是多少有点实效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9级"4+4"硕博班专业简介。

  不过,现实其实是,文科生进入医学甚至其他理工科类学科继续学习的门槛,早在他们读高中时就已经被砌地老高。

  就像是理科场外的流放者,文科生们主动或被动的做出了分科选择。根据每年填报高考志愿时下发的《招生专业目录》,文科类专业主要分布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等八个门类,其中除了哲学、历史学等专业(有少部分院校文理兼收),绝大部分专业都文理兼收。

  而到了理科专业这边,并没有哪几扇门是兼着也为文科生敞开。

  也就是说,和理科生还能从文不一样,一旦你选择了文科,那你很大可能再也无法获得理科的入场券。日后的一层层壁垒,都不准我们拥有太多的想象。

  我们文科生,哪有资格读医啊。

  文理分科,一种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所实行的一种教育制度。图/ifeng

  读了文科,你无路可退

  上交医学院这一项目属于“4+4”硕博班,只招收来自双一流大学或原985和211综合性大学的推免生,而往年更是只接收理科类本科生。

  除了上交医学院,国内其他医学院也在做类似探索,不过它们同样也只招收指定学校的学生,门槛较高。这意味着,虽然文科生有了选择,但能做选择的人非常少。

  简直就是给你打造了一扇窗,但又跟你说开一次窗要收费,价格还很高。

  读医的门槛,文科生应该得用攀的。图/pexels

  事实上,文科生的“惨”从高中就开始了。

  分科前,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往往会被别人劝说去读文科。可其实在文科想考高分,也不容易。高考完,要填志愿,文科生又特别受限。能读的专业压抑了你科学家的想象,而你的理科同学却通过报考文理兼收的文学类院系,实现了他/她的中文系之梦。

  进入了大学,你想转专业,去活成一篇弃文从理的风骨神话。但学校对转专业的种种限制,包括专业、名额、年级等,都让你回到人间。

  毕业后,大多数文科生还得面临着包揽“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薪酬榜”倒数区的尴尬。

  毕业要怎么办?文科生表示不敢想。图/《最好的我们》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今年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7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 的学科门类,是只招理科生的工学和文理兼收的管理学,而垫底的是法学和历史学。

  报告评选出了绿牌和红牌专业,前者指失业量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后者则相反。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等这些纯理科专业,连续三年都是绿牌专业。

  而法学、历史学、汉语等文科专业则被评为2018年的红牌专业,其中法律事务、语文教育专业更是已经连续三届被评为红牌专业。

  说这些专业越读越穷、越读越窄,真不是在吓唬文科生。

  不分文理,你敢读吗?

  交大此次项目的模式,和美国医学生培养模式相似。

  美国高校本科没有医学专业。而医学专业的申请也不设专业限制,想从医的学生必须先在本科阶段完成规定的数理化等先修课,才能申请医学院。

  美国高中也不分文理。进入大学后,学生可任选专业。并且只要修过相应课程,转专业很容易。不得不说,这样的学业模式让他们更自由。

  在美国的高中,没有文理分科这一说法。图/pexels

  我国的文理分科始于建国初期。1977年恢复高考过后,为了分类选拔人才、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高中文理分科趋势加剧。

  其实,人们早就发现了文理分科的弊端:文科生在理工的知识方面一直偏于薄弱,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的同时,可能也搞不清五代十国究竟是什么时候;对学生求知欲的呵护不足,专业招收有限制,不利于对人才的全面培养等。

  而对高考改革的筹划,也从很早就开始了。

  1999年,广东率先实施了“3+x”高考科目改革,必考科目为语数外三门,再另选两门组成科目X,后者可以文理搭配。但其因分数标准等问题最终停用。

  2002年的江苏高考也曾尝试过考九门功课,涵盖了语数外和所有副科,却导致学生压力过重,于是第二年就取消了。

  喊了那么久的趋势,仍是难成形。

  2014年9月,新高考改革总方案浮出水面,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据计划,改革分四批进行,上海和浙江是首批启动试点。

  但这一次也并不顺利。如果学生可以从多门课程中任意选考,自由组合,那学校就必须开展“走班教学”。这样的要求在一开始提出时,对于上海浙江这种教育资源相对充裕的省份而言,一些学校也难以应付,更别说其他地区了。

  走班会带来教室紧缺,学生科目兴趣的选择又暴露出师资不足;而综合素质的考量又要求学校安排一些创新的课程,它们必须更前沿、更受欢迎……

  这些对任何一个习惯了应试教育的学校来说,都不是一个短时间能应对自如的挑战。

  有多自觉,就有多少压力。

  真正推倒文理之间大墙的模式,至今仍未被牢固地建立起来。不过,在质疑制度的同时,我们可能要先问问自己在多大程度上想改变它。

  毕竟,高考改革屡屡碰壁,第一堵拔地而起的墙更可能是你和你爸妈。

  “唉,还是高考相对最公平了……”

  2018年,原定全国将有18个省份开始实行“3+3“的新高考模式,即你可以用固定的三门语数英搭配其他六门课程的任三门。不过,改革的老大难再次上演:其中有10个省份表示推迟实行。

  这一次,除了不分文理,改革还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核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条件之一。

  这种综合化、反单一的趋势,虽然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但还是有很多人怀疑:这样真的好吗?

  挤独木桥的人群,哪能容得下另开的捷径?

  毕竟,该怎么去测量,是一个关键又难统一解决的问题。

  比起单面向的考试,综合的考试测量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能力,更是他们背后所倚仗的家庭资源,城市资源等。一不小心,“寒门难出贵子”的论调恐怕又会卷土重来。还网友调侃道:“坑的全是劳苦大众,受益的全是中产以上的家庭”。

  这一面是对不分文理的高声倡议,而在另一边,呼喊“公平”的声音,也从未停止过。

  以浙江为例,评估方式在方案中被概括为“客观记录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情况”,但在具体落实时各校情况又难以统一。到最后,各高校更是以自主招生的方式又单独设立新的应试标准。

  绕来绕去,可能又回到了原点。

  而此前,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在自主招生时利用职务便利,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上千万元。诸如此类的“作弊行为”,又让人们对考生综合素质考量标尺的不清晰产生了质疑,大呼新高考不够公平。

  绕来绕去,似乎回到原点才是最简单轻松的做法。

  如果能够选择,我猜你很大可能,不会冒险选择参加新高考吧。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