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兴起的博物馆教育,需不需要标准?
陈柯伊作为涂思美育的创始人,三年多来,对博物馆教育的起色有着直观的感受。“最初做市场推广时,两三百块的课,家长都会觉得非常贵;现在,家长反而倒过来问我们,‘这个展览你们开不开课?’”
需求的变化催生了许多做博物馆教育的群体。除了专注课程研发的机构外,还有些艺术类机构拓展品类时,打起博物馆教育的名号——比如在博物馆上美术课。此外,随着研学旅行、综合实践课程等相关政策的出台,部分传统旅行社、OTA,也将博物馆课程嵌入其业务之中。
实际上,张馨即是从最初的公益博物馆活动,转向与机构商业合作。,“甲方一般不会考虑讲解的效果,他跟家长说有这个课程,然后包给我们,根本不会问孩子学到了什么,打完卡,家长就买单了。”
这也是张馨自研课程的部分原因。不过,做课程并不容易,“这种东西没有课标,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完全自己把控。”张馨表示。
圈内人对博物馆教育的效果评价常各执己见。“有人会认为,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开阔的领域,没有必要通过严格的课程设计,让所有的探索在框架内进行,可以完全天马行空。”张晓扬说,“另一种观点来自学校,需要让教育局领导、老师、家长看到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