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数据时代 如何用“数据”建设更好的“未来学校”
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可量化的数据分析手段整合全球教育资源,进行多项的分析、对比,对于今天的教育界同仁而言,自然是善莫大焉。那么成功的教育模式背后又是怎么做的呢?其中隐藏了怎样的玄机?针对以上问题,OECD 教育部主任安德烈·亚斯施莱彻分别列举了德国、波兰、葡萄牙等国的教育。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在教育领域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个人的素质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以来是专家、学者等亟待研究、探讨以及解决的目标。
OECD 教育部主任安德烈·亚斯施莱彻就在演讲中,介绍了这些年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在全球收集的数据研究成果,借此分析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过去取得研究成果,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当然,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可量化的数据分析手段整合全球教育资源,进行多项的分析、对比,对于今天的教育界同仁而言,自然是善莫大焉。
0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正如安德烈先生在演讲中所表达的,PISA并不是一本“教育指南”,不是提供建议告诉你“该怎么做”,而是通过整合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数据,为人们呈现各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改变,即告诉你“别人做了什么”。
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准不能只限于国内的对比,而是“与世界接轨”, 把我们的教育体系与模式放到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序列中去对比,从而找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这样才更具有意义。
教育事业要长足有效的发展,过度依赖政策调整、财政补贴,无异于揠苗助长,而真正的教育变革需要 “由内而外”自发的、循序渐进的进行。
PISA就像一把“筛子”,用数据筛选出优秀而成功的“教育模式”,从而为专家或教育界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范本大浪淘沙,始见真金,它告诉人们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
以此为参照,让本拥有较好的教育体系国家、地区或学校看到更深层次的、更广阔的改革空间,使其更上一层楼;同时让在苦苦挣扎探索的决策者、教育工作者设定更加有意义的教育改革目标,而这种目标又是被普遍认可的,具有可测量性的。
0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每3年举行一次的PISA主要针对15岁的初三或者高一的世界各国的学生进行的知识与技能的测试,主要划分为4个教育体系,所有的测试国家的经济体量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87%,使得数据更具有普遍性。
这不仅让人们了解到世界各国内部教育的变迁,还可以对比国与国之间之间的教育差异,对全球范围内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变革有个整体的、清晰的了解。
例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依靠强大的经济优势,以及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事业优势明显,在世界各国中遥遥领先。
然而到了上个世界90年代,美国的排名从NO.1下滑到了第13位,这并不是说美国的教育水准下降了,而是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增长速度更快、更好了。
如何去判定一个教育体系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这个问题对于很多专业人士来说或许都是莫衷一是,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但安德烈·亚斯施莱彻在其演说中肯定了一点,那就是评价一个教育成功的与否,与其毕业的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
一种教育模式的成功并不在于这个人的在校时间,或者取得怎样的学位,从而去判断TA的“实际工作能力”,因为有时候人们不得不面对这样尴尬的局面——一边热门专业火爆,人满为患,毕业后就意味着失业,一边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才。
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带研究生标准,不是学生写了多少本书,发表了多少篇论文,而是能不能下地“种田”!“电脑里出不来大米,都给我下地去”,袁隆平院士如是说。
简单地说,不管一个人拥有怎样漂亮的学历背景,或者取得怎样的学位,这并不一定意味着TA拥有好的技能、好的工作,或者说拥有美好的生活。
正如安德烈·亚斯施莱所言,“PISA的一大优势就是利用量化测量的方式,测试学生在学校中对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实际应用的能力,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并利用新知识运用到解决未知领域的问题中去。
对生活真理的检验,不在于我们是否记住了多少学校的知识,而是都做好了时刻应对变化的准备”。
学生如何在未来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现实问题,是PISA评估的一大目标之一,当然也是学生所应具备的必杀技。
03“鱼与熊掌”的故事安德烈举了几个有趣的例子,对比韩国与卢森堡两个国家,在教育经费上的投入非常接近,但取得的成果却相去甚远。
他分析的原因,笔者认为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韩国的对教育的投入为何可以比肩欧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的卢森堡?
这源于韩国对教育的态度,放长线钓大鱼的可持续的发展。
一方面,韩国政府提高了教师的薪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员加入教育行业,同时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以及源源不断的经费投入;
另一方面,韩国的教师不仅要有较好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也要做好职业规划,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而卢森堡与韩国的教育经费相似,却为什么效果却不佳呢?
图片源自:TED
一方面因为卢森堡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是一次性的,这就造成了教师的收入有限,加上学生在校的时间不长,老师除了教学,几乎无所事事,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限制了教师的职业发展;
另一方面,卢森堡的教育模式是“小班授课”,这样也使得经费大增,难免有资源浪费之嫌。
虽然“教育经费的投入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不到20%”,但俗话说的好,有劲使在刀刃上。花钱相同,结果不同,这就要看钱是怎么花了。
这也引申出一个现实的问题:
学校既想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声誉,又不愿意加大教师培训以及资金的投入,为教师提供较为长远的职业规划与机会,鱼与熊掌想兼而得之。
这样做的弊端显而易见,优秀教师的流失,随之教学质量的下降,口碑就可想而知了。
针对于此,安德烈·亚斯施莱解释道,“事实是没有一个地方的教育质量是可以超过教师的质量的。招聘、选择老师,培训他们,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公平地核定教师工资,提供一个老师们能团结的工作环境,架构好的作法,为教师提供各种深造的途径,促进教师的职业成长。
官僚主义盛行的学校里,老师只懂得照本宣科,很多法规束缚这老师什么该教,什么不该教;而高效的教育体系设定较高的目标,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弄清楚今天需要教学生什么”。
04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关于“教育公平”,历来人们有一个共识是家庭背景对受教育机会影响很大,造成受教育机会不均,不公等社会问题。
这也不仅让人思考,为了所谓“教育成绩”,是否要牺牲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还是注重“教育公平”,而接受平庸?如何做到平等与优秀的统一等等诸多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笔者可以借用与现在主流教育思想相印证的两个中国古代传统的教育理念:
一个是“有教无类”,也就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另一个是“因材施教”,指的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一个回答了“教育公平”问题,一个解决了“分层学习”的难题。
“因材施教“以不同的教学模式容纳“多元性”,使普通的学生的杰出天分被教育开发出来。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的教育之路才是王道。
那么成功的教育模式背后又是怎么做的呢?其中隐藏了怎样的玄机?
针对以上问题,安德烈·亚斯施莱彻分别列举了德国、波兰、葡萄牙等国的教育。
德国的孩子到了10岁(即上完小学),就开始分流,一类是从事知识职业的工作,一类是为从事知识职业的人工作,即所谓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
德国教育体系
同时他表达了一种隐忧,如果学校只专注精英教育,难免会拉大教育差距,从而造成教育不公。
而波兰教育在这一点就做到的比较好,那就是减少个个学校间的差异,这样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即使表现不佳的学校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他强调,“波兰并没有改变经济、文化,或者人口结构,只是改变的教育政策和学习时间,而成果却非常引人注目。”
同样葡萄牙、匈牙利等国也是聚合分散的教育资源,提升了教学质量,改善了教育的公平性,这些都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面对质疑,安德烈·亚斯施莱彻回应道:
“有人说PISA只是文化,经济应诉和社会的产物,社会一致的结果。但PISA让人看到了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在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上的改变,PISA 为“教育改良”提供了参考,在那些好的学校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我们可以借鉴?
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高效的教育系统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国家该如何支付教师的薪资,和其他高级技术工人的工资的,如何让教师成为人们向往的职业等等一些列诸多的问题。
在优秀的国家教育系统中的人们,向大众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让大众重视教育,重视个人的前途,而不只是眼前的利益,另一方面让民众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取得成功!”
05面向未来的学校在谈到过去与现在的教育的一些区别的时候,安德烈谈到,“过去的教育是传递知识和智慧的桥梁,只是教会学生知道什么是重要的,该如何成功,现在的教育的挑战在于让学生自己学习其所需要的智慧。
优秀的教育“执行者”已经从“管理者”逐渐转变成“监督者”,检查教师是否完成了他们所要做的事,他们应该鼓励教师们勇于创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制定更有力的教学方式、方法。”
以前的教育是标准化,讲究少数服从多数,现在的教育者应该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及在教育上更具有创新性。
以前专注于结果,被各种条条框框所束缚,现在应该跳出来,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教育的发展,放眼未来,专注于教师的培养,以及优质学校的建设。
教育的成功是“系统性“的,这样才可以实现整个教育事业的高性能的、持续有效的运转。
这样的优秀的教育优势如何实现的呢?
答案是优化资源配置,使得教育资源利益最大化,吸引最好的校长到最困难的学校,让最具才华的教师走进最有挑战的教室,当然这也少不了国家政策的调节,从而使之持续连贯。
这才是建设“未来学校“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