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未来教育 希望立足于“融合、突破、反思”的视角
的单向传播。填鸭式的信息输出与输入模式、长期的硬性考试所形成的学生考核与选拔机制曾经一度成为重要的社会建制。
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媒介的更迭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变迁。就教育而言,远程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信息技术正在颠覆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理念。参与、互动、分享的新型教育生态为师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平台。
因此,关于“未来教育”的可操作性和美好畅想也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备受瞩目。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相关社会组织开始对未来教育进行思考,希望立足于“融合、突破、反思”的视角就未来之“学”发起一场认知革命,共同探讨未来教育之路。本文结合各方观点,对未来教育的特征进行了介绍,同时也指出了教育在走向未来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 未来师生关系的重构
学生、老师和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参与者,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中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未出现实质性的突破,既有的教学模式和环境设置固化了我们对于教育的认知。然而,随着媒介和技术的变迁,原有的社会关系和认知模式逐渐被解构,教育正在经历时空维度上的重新建构,未来教育也在刻画全新意义上的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画像,并且在国内外已经有了可供参考的案例,当想象成为现实的时候便足以证明未来已来。
随着技术的发展,跨界融合给未来教育勾勒出日渐明晰的结构图景,即老师和学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借助于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建构更加多元且紧密的互动关系。未来的学校从物理空间的创新性和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入手,跨越时空的维度,实现了跨国界、跨学科和跨语境的多元互动,未来的学生和未来的老师突破了扁平化的教学模式进而展开立体化的互动教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更多的参与者能够在一个更加具有生成性的多维时空场域中展开对教育的实践与探讨。
2 未来学校空间的可操作性未来的学校在空间上应该呈现出拆分和组合的可操作性,即打破校园围墙的束缚和封闭教室的陈规,实现教学场景的可移动性。
一方面,学校将校内教育同社会生活进行有效的衔接,实现一种全景式的教学,将书本上的知识通过课外实践和研学观摩等诸多灵活的形式进行解读,让学生身体力行进而激发出对学习的热情;
另一方面,学校在校内学习空间的设置上呈现出移动性、开放性和多样性,这种教学场域可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在互动之中加深交流。尤其是当下互联网+教育的实践应该更加注重营造融合背景之下的交互式深度学习的教育环境,进而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同学生个体的自主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关联起来并以此创新创优。
3 未来教育的个性化未来的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应该具备更加敏锐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了解上。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只是将学习成绩的优劣作为认知学生个体的 标准,极少关注甚至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老师需要突破传统课堂教育的弊端,从传统的课后延迟响应转向随堂即时响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认知模式、交互环境和个体感知中促进师生之间的粘度并兼顾学生的创新性和个性化发展。因此,未来的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众化培养,要看到不同学生的特质,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此外,网络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使得知识已经不再是老师的 筹码,如何将最好的资源引导给学生,如何在学生与世界之间建立联系等诸多问题将对老师既有的角色扮演发起挑战,也即是说,未来的老师要作为分析师和策划师引领教书育人的方向,要以一个更加具象的维度和更加开阔的视野认识到每一个受教育个体的闪光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4 未来学生的主体性未来的学校和老师所进行的诸多实践的终极目标是要培养出更具创新性和能动性的学生。传统的教学压制了学生的主体性,殊不知这种主体性正是学生成长成材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稀缺性意识。所谓“主体是指具有自我识别能力的、可以与外部世界和自我进行区分交互的个体、通过与他者的互动获得感知与觉知并影响到其态度与行为的个体。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进而践行并带来改变,这些都要求个体能真正转变为主体,成为知往知返的自我判断、决断的主体。”因此,未来的学生不再是应试教育流水线上标准化一的同质化个体,而应该是在技术、媒介和思想的不断迭代之中育化出来的个性化主体,学校和老师理应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实践的可能性,而学生也应该在主体性意识的牵引之下发现未知的自己。
5 未来校园建筑的教育性在未来教育的图景中,学校、老师和学生有诸多角色扮演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基于理念和认知的转变,但是也需要认识到未来教育中的硬件设施也需要加以完善,比如实体空间意义上的校园建筑、教室布局和校园环境规划等。
传统意义上的校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常常以教室为界,老师只是在课中就学习内容进行单向传播,而课前和课后的交流是空白的,因为标准化的校园建设布局没有给师生的互动提供适宜的场所和场景,室内的教学与室外的互动是脱节的。因此,未来教育中的校园建设就要突破原有的陈规与束缚,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常态化。
一方面,学校应该增加更多场景化的交流空间,打破原有的教室布局,实现跨界互动,老师和学生不再是课表计划中的执行者和参与者,而应该成为平等的交流主体;
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灵活的学习空间,这种小规模的自主空间可以给学生个体或是团体的思考与实践提供全新的体验场景,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此外,要借助数字化技术打通封闭式的校园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同时将移动支付、自主查询和课堂互动作为提升校园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让学生在智慧校园中能够实现互联互通,各取所需。也即是说,人性化的校园规划能够带给老师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发展空间与机会。
6 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当下,“未来教育”持续升温,因为冠有“未来”二字,使得教育这一基本的社会建制一时之间带有了某种神话色彩,人们夸大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加之市场资本的竞逐和媒体话语的建构,使得未来教育以不可抵挡之势冲击着我们对于教育的既有认知。由此问题也接踵而至,过度的市场资本化倾向、媒体的技术本位论调以及求新猎奇的社会心态使得未来教育的“未来”陷入一片混沌之中,专家学者们对其前景表示担忧。应该认识到,现在关于未来教育的描述是基于业界和媒体对未来教育的想象,尽管已经在国内外出现了可供参考的实践案例,但是如何更加科学理性地界定未来教育及其作用,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未来教育的“未来”,需要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方式和手段,而非最终结果。在未来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工具理性不能替代教学实践中的价值理性,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人被技术异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主体性便无从谈起。未来学习和交流的目的是要回归到对问题本源的探索,即要善于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未来教育所勾勒的场景应该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不能一味地为了“未来”而教育,而是要在当下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即学校要厘清开展未来教育的意义,不能将其与绩效和政绩挂钩;老师要将职业定位与技术支撑辨析开来,不应主客颠倒;产业链的培育不能单纯地以市场为导向,应坚决避免恶性的资本竞争。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不仅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也事关每一个受教育个体的成长。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这是教育环境和硬件设施不断优化的过程,时至今日,引起热议的未来教育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希望能够引领教育公平、自主、共享与创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精尖的信息技术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智能时代产生的智慧教育也正在改变教学实践中的诸多环节。可以确信的是,技术一定能够使得超越教室空间的学习发生,信息交互可以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外部世界之间充分连接,产生智慧传递。但是也一定要警惕这些涌现出来的变化,否则未来教育就会成为技术、资本和权力话语裹挟之下的流水线产品,触及的依旧是现实的利益关系,与教育的未来无关。
随着技术的更迭给教育发展带来诸多的可能性和更强的可塑性,关于未来教育的探讨也更加应以人为本,通过教育促进思想的交锋与认知的革命,对“未来教育”的诠释也应将其置于一个更加具象的社会语境中加以衡量,尊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价值观的塑造,诚如柏拉图所言“教育非他,乃心灵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