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蓝象资本宁柏宇:无论什么时代教育是人类 不变的两样东西之一
宁柏宇认为,当前教育正处于投资的黄金十年,在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制度方面都是乐观的;大家投资教育的原因是旺盛的需求,教育是阶层的复制;科技对教育的渗透其实是很慢的,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渗透都很慢;未来,教育领域里出100家或者200家10亿美金的教育公司是高概率事件。
以下为宁柏宇演讲全文,略有删减:
感谢各位一直留到现在,一般来讲一个活动到了下午,尤其是到了离吃饭时间比较近的时候,留下的都是真爱、铁粉。
今天爸爸的选择创始人胜地给了我这么一个机会,我尽量用比较少的时间,15分钟讲一下《早期投资人眼中的教育行业》。
第一个,教育行业的确好,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制度,我们这个表其实是2013年、2014年就画了,2013年大约是6、7月份,这一轮在线教育的开始,在那一年的11月份,美国有一个公司叫Csira做了一轮6000万美金的融资,这其实让整个资本界都为之振奋。
因为有一个在线教育公司能融6000万美金,那是这一轮在线教育的开始,所以在那个时候我们发现,教育领域信息化和数据化的程度是非常低的,在所有联合国统计的30多个垂直领域里,教育的信息化程度应该排在倒数第二位。
甚至都不如农业,信息化程度非常低,所以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大潮里面,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重大的趋势,而且是不容更改的趋势,这是我们讲的天时,而且是全球性的。
第二个,地利。中产阶级的消费或者消费能力显著能力,所以其实家长在可以选择的范围之内,一定会给这个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讲,教育支出总金额会持续增加。
第三个,人和。刚才讲的互联网创业的这拨人出来了去干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拨人没有干成,出来再去干互联网教育,有大量人才的溢出。
更大的人才出口是海归,大量的小朋友出国留学之后,受了比较良好的国际教育,那么做回来之后,他其实选择教育是一个很自然的创业的方向。
第四个是制度,其实对于制度大家有很多种说法,比如说国家其实可能对教育领域里要做管制,那么可能对重点的学校、重点的大学,它可能有更多的要求,对社会资本办学也有影响。包括对教育资产的证券化,也有一些限制。
所以培训机构一般都去美国上市了,那么连锁的学校一般去香港上市了,可能在中国允许你教育上市的基本上就是什么呢?基本上就是教育信息化的产品。所以像A股市场上的拓维这样的公司。
但是据我们的观察,我们做了个预测,就是2025年的时候,大约会有100家10亿美金左右的教育公司,其实这个速度目前来看可能超过我们的想象。光近两年,我们现在10亿美金以上,在没有发生股灾之前10亿美金以上的教育公司可能就超过30家了,所以这个速度会更快一点。
那么给大家几个数据吧,大家看起来更有感觉一点。这次麦肯锡的报告,到2022年的时候中国大约有14亿人,这14亿人大概可以分成6亿和8亿。6亿就是城市富裕阶层和城市上中产阶层,那8亿是城市的普遍中产,包括农村的人口。
那么你会发现城市富裕城市上中产阶层的人数会增加到6亿,这是一个有着相似品位的这么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所以大家一说这个股市跌了,每个人都受影响,所以大家就会形成恐慌,羊群效应,都说世道不济。但事实上可能这个情况比想象的要好得多。
第二个就是大家为什么都在教育里投钱?其实主要原因就是一个,因为教育是阶层的复制,所以每个人都希望教育这个隐性的方式,来保证自己子女能够生活在同一个阶层。
但大家都知道这个社会在进一步的集中,现在社会是2亿、4亿、8亿,城市富裕阶层、城市中产阶级和8亿的普遍阶级。但是所有的这些人都有一个阶层相对下滑的恐惧,比如说无论你今天做的多好,比如说今天咱们讨论过在座的各位学历都很好,或多或少都是在北大或者清华上过学,但是你会发现如果让你的子女仍然上北大或者仍然上清华,其实压力还是挺大的。
至少我想说我们当年上北大的时候其实至少是没有激素的,换句话讲你没有那么多培训,没有那么多额外的social capital去投入帮助你上北大,基本上还是靠肌肉的,但今天基本上是靠激素。所以在大家都打激素的情况下,今天你如何确保你的孩子上北大,这个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10种途径上北大,现在通过考试进北大可能只是10种途径的其中之一了。
那可能未来社会阶层分布会越来越集中,可能从2、4、8,基本上变成什么呢?变成1、9、9、10,所以其实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每个阶层都有社会阶层相对下滑的优势,所以大家会在教育领域投入更多。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从消费升级的角度上来讲,从公平的角度上来讲,那6亿人其实主要追求的是能购买更好的教育产品,8亿的人其实主要追求的是教育公均。就是能不能用同样的价格提供更好的教育,这个主要是信息化的资源。
然后科技对教育的渗透其实是很慢的,互联网也好,人工智能也好,它对教育的渗透,大家把它想象成一个鸡蛋,外面是蛋壳,蛋壳就是我们所说的在线教育,包括培训、知识付费。中间是蛋清,就包括线上和线下的培训。里面是重教育,就是全日制的学校,这些改变都是非常缓慢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互联网对教育的渗透,其实现在还只是开始。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其实如果完全在商言商的话,我们赚的是两部分钱。一部分赚的是富裕阶层和中产阶级,第二部分赚的是政府。政府每年大约在教育领域里投入4%,日本 达到过8%,后来因为人口结构的问题到了6%。
所以中国1年GDP的4%是投到教育领域,这个加起来大概有3万多亿。这3万多亿其中大约30%左右,其实是完全针对企业市场的,可能大约有1万亿。而居民的教育领域的消费大约有1万亿,所以B端的市场和C端的市场大约是1比1的关系,都有1万亿的市场。然后C端的教育大家知道1993年的时候出了新东方,2003年的时候出了好未来,2013年的时候出了VIPKID。所以在下一个10年里,我们仍然会出很多,仍然会出现一些100亿美金的公司。
那么在这个10年里我们只过去了5年,那么在这一个教育增长周期的下半场,那么仍然会出现很多的新兴的非常优质的教育公司。
那么B端的培训其实是经历了从2000年开始三个阶段,先是给学校提供出版,再是给学校提供了信息化的系统,接下来给学校提供硬件。在未来新的硬件、新的内容、新的服务,包括新的系统,在学校里会产生很多的机会。
那么从这个类比的角度上来讲,我们对教育行业其实报有很大的希望。因为教育和医疗,其实是非常底层的行业。那我们做做一个类比,美国的医疗行业现在目前占美国整个市场的18%,那么在美国一共是大约有400家10亿美金的上市公司。那么中国的市场基本上跟美国市场是类似的,但是教育的市值中国只占了GDP目前的4%,未来可能会到8%或者10%。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教育领域里出100家或者200家10亿美金的教育公司,应该是个高概率的事件。
最后说几句蓝象,蓝象其实到目前为止一共投了60个项目,就是教育升级就是2C的项目,教育公平就是2B的项目,然后也投了一些教育底层的项目。
其实我们投的项目,当时3年半之前投的时候,可能项目的估值是比较低的,到今天有些项目的估值已经超过8个亿了,所以整个项目的增长情况还是不错的。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我们叫蓝象?因为教育跟大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教育公司可以长的很大,比如说新东方、好未来,最差也是个100亿美金的公司。
第二个就是大象的寿命很长,所以教育公司也可以做很久。北大今年已经是马上120年了,120年校庆,那么哈佛大学寿命也很长,所以做教育的往往可以活的很久。大象寿命也很长,大象也是群居动物,就是跟北大青年CEO俱乐部一样,创业其实是个挺孤独的事,如果能通过这样一个群体,大家能够互助,在需要的时候能找到彼此理解的人,这点是挺难得的。
最后一个我们为什么叫蓝象呢?因为蓝色是科技的颜色,我们觉得科技不是解决人类教育问题的重要方法,而是解决人类教育问题的 办法。所以今天胜地让我去做这个闭幕演讲,我其实很高兴说在北大创业者和企业家这个群体里,能够很认真地、很重视地把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sector。把认可教育的CEO聚到一起,这完全不叫抱团取暖,因为我觉得行业欣欣向荣,能够大家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这是一个很重要、很有价值的事。
第二个我觉得教育的整个外面看起来比较悲观的时刻,其实是教育早期创业的 时刻。因为教育创业其实对咱们北大毕业的人来讲,其实有三个好处:
1)就是如果你做教育领域的创业,你人生没有一分钟是浪费的。前20年是接受教育,后面的60年是做教育,所以你会发现你没有一分钟是浪费的。
2)做教育的人,因为教育不会像纯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项目一样长那么快,说很快就长成独角兽,所以说做教育的人或多或少是需要一些情怀的。所以今天我来参加整个这个论坛的时候,我的一个最大的感受,其实就是重回北大的感觉。大家第一是有情怀,第二是敢于分享这个情怀。
3)我觉得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你做教育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教育可以做很久。教育是一个长周期的行业,或者叫反周期的行业。就是经济有涨有落,这个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变迁,但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乱时代,人类 不变的两样东西,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宗教。
所以第一届新青年、新教育的北大的CEO的峰会,其实是开了一个好头。其实能让咱们在北大接受了非常 教育的人,能够心火相传,能继续做出中国下一批,就是未来5年里更加优质的教育创业企业。所以这一点我是觉得充满了信心,也对在座的各位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