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5高考作文陪跑营”推荐范文:金玉其内,外在自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国藩《冰鉴》有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意思是说,去掉稻谷的外壳,就是没有多大用途的谷糠,但稻谷的精华——米,仍然存在着。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详解】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曾国藩的话,这句话说的是谷子,但实际是一个比喻,“谷”可看作是“人”的喻体,那么“糠”就是人外在的东西,而“米”就是人内在的东西,如意志、学识、个性、修养、气质、体能、才干、地位、社会阅历等多种因素,是人的内在精神状态。这句话我们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识人不能只看表面,要形神结合、观表察里;二是对一个人来讲最重要的是内在的东西。据此我们可以有多重立意。
从人性之美的角度来看,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份善良和美好,就像稻谷的精华。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去掉外在的粗糙,挖掘内心的美好,让善良和美德发光。从挫折与成长的角度来看,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难,就像稻谷的外壳。我们要学会面对挫折,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从社会现象的角度来看,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都有其价值和意义。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现象,要深入了解背后的本质,发现每个人的价值。从自然界法则的角度来看,自然界中,每一个生物都有其生存的价值。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让每个生物都能生存下去,共同构建和谐的自然环境。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就像稻谷的精华。我们要在传承中创新,发扬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注入新的活力。
写作时,可以从个人经历、社会现象、自然环境等方面入手,运用比喻、对比、论证等手法,阐述自己对“脱谷为糠,其髓斯存”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可以首先引用材料提出观点:弃表取里,淬炼品格,成就自我。光鲜的外表启示没有太大的用处,真正决定一个人人生高度的是其内在的精神和品格;然后从“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可以举鲁迅、李大钊、马云、袁隆平、樊锦诗等没有光鲜外表,却用伟大梦想成就自我的例子,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最后,总结升华,得出时代青年只有“内在如金玉”才能行稳致远的结论。
【立意】
1.抛开表面,注重内涵。
2.不识他人真面目,只缘未曾分表里。
3.提升内在,成就自我。
【范文】
金玉其内,外在自美
曾国藩《冰鉴》有云:“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稻谷去掉外壳,仍然能够留存着稻谷的精华大米。内在才是真的美,私以为,金玉其内,外在自美。
物如此,人如是。拥有内在才华,美会由内向外散发。
北宋词人贺铸,面色青黑如铁,眉目耸拔,人称“贺鬼头”。但他凭借逼人才气,写就“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等名句,千古留名。清学者纪晓岚“貌寝短视”,但他凭借傲人才气,著《阅微草堂笔记》、纂修《四库全书》,在文坛、官场盛名。托尔斯泰外貌平平,但他凭借过人才气创作出《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一部部经典佳作,被誉为“天才艺术家”。他们没有过人的外在美,却凭借至美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拥有奉献的美德,其质至美,不需要外在的装饰便能赢得人们的敬重。
“时间会腐蚀所有表面的美,时间无法消灭的是你心灵美好的运作”。秦玥飞从耶鲁大学毕业后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回家乡做村官。为融入当地环境,拉近与乡亲们的距离。他脱掉西装皮鞋,换上了解放鞋,反穿衣服。他放弃了时尚的外在美,凭借奉献的美德,赢得了世人由衷的敬重。
拥有理智的内在,也能弥补外在的不足。
反观当下,“颜值即正义”的观念、“学得好不如长得好”的理念误导了一部分人。精彩的人生绝不是仅仅凭借窜天鼻梁、锥子脸、A4腰的网红形象就可以赢得,也绝不是靠整容就可以逆天改命?将外在美视为重中之重,既不理智更不明智。特别是作为成长期的年轻学子,我们更要理性辨析“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坚持不被虚荣裹挟,误入歧途;坚持自我提升,内在完善。爱默生说:“我们走遍世界去寻找美,但是美要不是存在于我们内心,就无从寻找”,都在共同启示我们内在美的重要。
时光匆匆,青春易逝,英雄华发、美人迟暮再所难免。与其将时间和精力寄托在外在美,不如把握机遇、提升自我。莫负青春好,莫负少年心,让我们争取内外兼修达平衡,铭记金玉其内方为先!
真正的美无需修饰;如果说外在美是锦上添花,那么无疑内在美是真正的锦,是美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