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面对“14岁现象”,家长的应对策略:3重3轻!
跨过青春期的门槛。
青少年的言行中,时常会伴随着“14岁现象”。
如何理解这个现象呢?
从教育心理学上来看,这种现象具备这些特征:
第一:孩子身心快速发展。
身体快速成长,会让孩子陷入一定的迷茫和困惑中。
大家认知有限,却又希望获得认可。
第二:学习压力明显提升。
通常情况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步入了初中。
这就意味着,大家会面临中考的挑战,不得不直面学习上的考验。
第三:情绪方面显得敏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情绪波动大。
叛逆、挑战权威、对自我认同的探索等,成为了他们的标签。
面对这种现象,家长需要调整策略了。
若想帮助到孩子,下面的“3重3轻”的策略,值得家长朋友们参考。
一、引导孩子,要做到“3重”。
1、重视情感沟通
你知道吗?
14岁的孩子,正处于情感敏感期。
他们渴望,被理解和接纳。
家长应加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并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关爱。
在与孩子交流时。
家长要保持耐心,避免打断或贬低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和支持。
2、重视兴趣培养
从成长的角度上看。
14岁的孩子,处于兴趣爱好广泛探索的阶段。
为了避免孩子走弯路。
家长应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增强自我认同感。
3、重视规则意识
虽然说!
孩子的言行中,会有叛逆和挑战权威的行为。
但家长,仍需重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通过制定明确的家庭规则,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并引导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二、用“3轻”,把握好分寸。
1、减轻学业压力
不可否认:
学习,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部分。
但家长应避免,过度强调学业成绩,以免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
平日里,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兴趣。
鼓励他们发展特长,并且做到学习上的全面发展。
2、减轻过度控制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
家长应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避免过度控制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有助于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决策。
3、减轻言语攻击
当孩子做错事了。
或者,有了叛逆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更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智。
避免使用言语攻击,或做出贬低孩子的行为,从而激化矛盾。
而是要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引导,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14岁现象”很常见。
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会有不一样的行为表现。
作为家长,若想帮助孩子走出困惑,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
大家需要接纳和理解孩子。
在此基础上,采用“3重3轻”的方式,给孩子恰当的引导。
这个过程中,家长要保持耐心。
并且,及时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策略的调整。
避免亲子关系的激化,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感受到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