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怎么熬过高三呀?好累。”高三生的一天,听完竟莫名的心酸
发表于2024-11-19 21:44:40
摘要: 原标题:我该怎么熬过高三呀?好累。高三生的一天,听完竟莫名的心酸 表姐家的孩子明年就要高考,不久前回家小聚,小姑娘问我: 姨,我该怎么熬过

  原标题:“我该怎么熬过高三呀?好累。”高三生的一天,听完竟莫名的心酸

  表姐家的孩子明年就要高考,不久前回家小聚,小姑娘问我:

  “姨,我该怎么熬过高三呀?好累。”

  她用了“熬”这个字,一时让我感到诧异。

  接着她把困扰一一道出,我拼凑出了高三党忙碌的一天:

  早上不到六点,高三楼的教室灯就已点亮;

  中午下课,百米冲刺到食堂;

  午休期间,总有一批同学埋头刷题;

  下午活动时间不多,偶尔体育老师会“请假”;

  到了晚上,宿舍熄灯后还有同学开着小台灯学习。

  分秒必争的状态,给了她很大压力:

  “别人都拼命地学习,我只要打个盹儿,都觉得是拖了后腿。”

  言语间尽显迷茫,却又反映出更多孩子和父母都绕不开的话题:

  当内卷不可避免,我们该做出怎样的选择?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最近重温教育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对这样一期节目印象深刻。

  上海,晚饭过后。

  一位妈妈正在书桌前,陪着刚上一年级的儿子小田刷题。由于训练题超纲,孩子很快就遇到了难点:

  一堆草莓不到30个,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剩1个,分给5个小朋友剩1个……

  对此,小田没有思路,反而猜起了“谜语”:30?28?26?

  见儿子这么不着调,一旁的妈妈逐渐失去耐心,最后几乎是吼着喊出声:

  “答案到底是几个?为什么第一遍做不对?”

  压迫感很强,但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小田还在上幼儿园时,各种辅导班就给安排好了;后来摇号没分到热门小学,小田的妈妈还和丈夫大吵了一架,埋怨对方没买学区房。

  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看,会认为带娃并不是一件易事,比如你可能要面临:辅导作业时的崩溃、青春期的叛逆、甚至无休止的冷战……

  精神内耗,席卷两代人。那么,该如何从这种心理困境中解脱出来呢?

  关于这一点,彭凯平教授在新东方家庭教育论坛上的演讲中,给出了建议:

  “父母要保持钝感。先从欣赏表扬开始,欣赏自己,欣赏孩子。”

  这并非一家之言,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研究发现:一切伟大的科学发现,不是在痛苦的处境下产生的,而是在积极放松的状态下做出来的。

  由此可见,高压环境未必会激发孩子的潜能,但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成长环境,往往能让他们更富有创造性。

  像是大众熟知的数学大神韦东奕,很多人都知道他在数学领域颇有建树,但少有人知道,在这背后,还有父母的托举。

  那时,因为不合群,同龄人会调侃韦东奕是“数学怪胎”。

  但韦父并未因此迎合外界,而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在接受采访时,他也只是笑着说:

  “完全是尊重他的兴趣,有兴趣他就自己爱学,全力支持就对了。”

  诚然,处在青春躁动的年纪,父母的庇护不再是庇护,反而会成为孩子开始探索价值观和兴趣的阻碍。

  育儿如养花,秘诀是顺其本性,而非消耗孩子的热情。

  成功的教育,没有标准答案

  这几年,伴随着“鸡娃”一同出圈的,还有“青少年抑郁”:

  成绩优秀,吃穿不愁,也没遭遇过创伤、打击,怎么就生病了呢?

  我们试图为这种“心理感冒”寻得合理的理由,譬如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学习跟不上、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

  父母一心为孩子着想,可过于操心也容易陷入误区:答案越标准,孩子越压抑。

  换个视角看问题,心里反而会敞亮许多。

  彭凯平教授就举过一个例子,解释了我们越来越焦虑的成因。

  他坦言,当下不少人的忙碌程度都差不多。

  比如,俞敏洪老师每天至少要工作16个小时,而自己在参加论坛时,行李就放在外面,因为还要赶往下一站。

  竞争越来越大,你不得不加快步伐。

  但比起和别人比,保持自己的节奏,才能找到适合的路。

  这一点,放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适用。

  再讲一个故事。

  主持人白岩松小时候玩过一个游戏。

  就是作为数学老师的舅舅,有个学期总是给他一个几何图形,对方画完一条辅助线后,就让他画第二条。

  一般来说,几何题画一条辅助线,就能得出答案。

  但实际上,一道题有好几种解法。

  正是这种发散思维,让他在多年以后也能从不一样的角度看问题,所以他说:

  “不要给孩子一个标准答案。”

  当我们把第一个答案作为“标准”的时候,孩子在还没找到第二、第三个答案之前,也许就停止了。

  被动丢掉好奇心和创造力,这是“人云亦云”。

  真正尊重孩子的成长,是在还有怀着热情寻找答案时,就让他们知道:

  很多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即便错了,也是个新思路。在此基础上转换视角,或许就能找到最优解。

  告诉孩子:“你是一个 的人”

  北大副教授林小英在母校和孩子们交流时,有个女孩站起来问她:

  “找不到自己的目标,但又很希望自己考上很好的大学,应该怎么办?”

  听完后,林小英没急着回答,反而把重点放到了女孩的话上。她先是问“大家知道她叫什么吗?”

  大多同学摇摇头。

  接着她又让女孩自我介绍,并告诉在座的孩子:

  “你是个 的人,你是有名字的,你不是芸芸众生当中的一个符号。”

  对此很有感触。

  的确,教育避不开内卷,但掌握好度才能事半功倍。尤其是在集体教育中,孩子更需要人格独立,而非复制他人的人生。

  诚如一句话所言:

  “人生是长跑,跑在前面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大部分人最后都会成为普通人。”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就已然是教育的成功。

  那么,具体可以怎么做呢?培养孩子这3个“充分”能力,供家长朋友们参考。

  1.面对自我的能力

  很久之前,我问刚上小学的儿子:

  “你长大后想做什么?”

  他想都没想,就回答了我的问题:“想当科学家,科学家当不了,就当警察、医生。还不行,我就找其它的工作,赚了钱养你和爸爸。”

  听到这,我笑得合不拢嘴,结果这孩子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不过,我做不到。因为我拼音不好,记不住。”

  看着失去信心的儿子,我收起笑容,拍拍他的肩膀说:“这不一定是坏事呀,说明你提升空间很大呢。”

  这小子才咧着嘴笑了起来。

  所以,如果孩子尚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还请多给他们一些耐心和引导。

  即便是很小的想法,也别忘了多鼓励孩子尝试,别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这样他们才会慢慢正视自己的对与错。

  2.自我驱动的能力

  平时和几个宝妈闲聊,了解到有寄厚望于孩子的家长开始喊口号:

  “只要你肯学,爸妈做什么都行。”

  可事实是:父母斗志满满,孩子三分钟热度。

  对于内驱力不强的孩子,比起“盯梢查岗”,逐步放权显然更有效。

  譬如,在做作业这件事上,可以询问孩子“先做语文,还是数学”;

  娱乐时间,把看电视还是玩游戏的问题,抛给他们自己做决定;

  不给孩子提前预设答案,选择才会变得更自主,“你自己决定”这句话也才更有分量。

  3.应对未知的能力

  生活中不难看见这样的孩子:

  一输就崩溃,一难就退缩;面对不确定的事情,还没坚持到最后,就像瘪下去的气球泄了气。

  细究原因,倒也不是真想半途而废,只是比起后悔,他们更害怕失败。

  因为对未知恐惧,所以才畏畏缩缩。

  碰上这种情况,父母可以先陪孩子完成一件富有挑战性的事,等他们做好心理建设后,再逐步放手、放权。

  如此一来,不论未来面对竞争还是合作,他们也会抱持勇气直面真实。

  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一项研究成果中指出:

  “学习能力不是本能的、不变的,而是可以培养、增强的。”

  为人父母,可以夸别人家的孩子优秀,但也别吝啬对自家孩子的夸奖。

  当我们面对学习跟不上、调皮贪玩的孩子时,不妨用“解放思维”代替“抢跑计划”,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技能,他们也会因此走得更远。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