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高考,而是五六年级和初二,早点规划还不晚
家长往往觉得,中考、高考是决定孩子一生的重要节点,殊不知孩子在大考中的表现,往往在“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二”这两个阶段已经提前定型了。
本文会为您分析原因,并给出规划建议,有需要的家长,收藏起来慢慢看。
第一个定型期:五六年级
1、11-12岁性格特点
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孩子过了10岁就开始不好带了,尤其是11-12岁的孩子,他们的情绪特别不稳定,说不高兴就不高兴,经常忤逆父母,叛逆心强,自尊心也重,经常会不服管教。
其实这是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他们更重视内心世界,渴望清晰认识自己,希望掌握自主权和决策权,同时又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安慰。
所以他们总是显得特别纠结,一方面:要证明自己,要独立,另一方面:也要证明父母还像疼爱小宝宝一样,疼爱自己。
这是孩子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他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理清心中纷扰,对于学习的关注度就有所下降了。
具体表现可能是:上课不专心,经常走神,说小话;作业不认真,小错频出;坐不住,容易受到干扰等。
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会觉得孩子怎么越学越回去了,还不如一年级表现好呢?
如果一味批评打击,就会诱发厌学心理,一旦孩子被这种心理主导,未来就很难摆脱厌学的状态了。
2、五六年级定型了什么
双减之后,所谓的三年级现象有所延迟,很多重点难点压到了五六年级。
升入五年级之后,很多同学反映:作业变难了,老师要求高了,作文都要求700字了!
五六年级这两年,定型的是孩子的学习习惯,以及他们对于学习的信心。
如果11岁了,还没有开始培养学习习惯;12岁了,还觉得自己压根就学不好,那这孩子很难在初中逆袭,妥妥会被中考分流。
所以这两年,家长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并且要多鼓励孩子,多给孩子定小目标,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从一个个成功之中,建立对学习的信心。
第二个定型期:初二丨八年级
1、14-15岁性格特点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是半个成年人了,他们的自我意识非常强,注重个人形象,追求自由和独立。
由于身处青春期,他们主意正,脾气大,基本听不进父母的规劝,而且情绪不稳定,爱哭、爱生气。
升入初中之后,家长的话,在孩子那里,有时还不如同学的一句话。
家长要有意识退居二线,不要太强迫孩子,有事积极沟通,把孩子当做成年人来相处。
2、初二定型了什么
大家公认,初二是成绩下滑的高发期,而据不完全统计,孩子初二下学期期末考的成绩排名,大概率就是孩子的中考排名。
也就是说,初二定型的是孩子的发展方向,是走考大学之路,还是初中毕业去学一门技术。
初二如果成绩不理想,想着单单靠初三一年逆风翻盘,机会十分渺茫。
加上初二孩子青春期叛逆,还有早恋风险,家庭内耗增多,想要提高成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逼着学不如做好规划
其实,孩子的成长就是慢慢脱离父母管控,自己决定人生的过程。
作为父母,与其从小学就逼着孩子学,到头来只得到“叛逆”、“反抗”,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帮孩子做好规划,让孩子自己沿着规划一步步探索,反而能建立自信,在学习上越来越顺手。
比如小学五六年级,可以对小学知识做全面复习,同时查缺补漏,语文要重视大声朗读、古诗文积累、写作和课外阅读;
数学要攻克小学重难点,预习初中内容,稳步提升计算能力;
英语要重视提升词汇量,加强课外阅读。
而初二这一年,周末要给语文留有专属时间,做好4件事;
数学一定要做到日清、周清,做好错题的梳理;
英语除了背单词,还要背默课文,尤其要重视英语作文的提升;
物理复习频率要高,概念公式要特别熟悉,例题模型要烂熟于胸;
因为初二还要面临初中结业考核,所以史地政生要多投入一些时间,每天拿出一小时复习,周末拿出两小时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