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暑期,儿童精神科迎就诊小高峰:这种有毒的“爱” 是压垮他们最后一根稻草
假期还没开始,“育儿经纪人”就开始忙活了。
给孩子排暑假的培训班课表,安排假期夏令营,亲子旅行,回乡见长辈……甚至细致到假期每天的安排,上课、作业、运动、看书、事无巨细。
但一目了然的计划表,却没有养出循规蹈矩的自律娃,更多的是拖拉、磨蹭、逆反、甚至躺平、摆烂的气人鬼。
父母唠叨、生气、焦虑,不停地数落孩子的不是。孩子郁闷、烦躁、压抑、甚至自暴自弃。
最后,焦虑的父母,抑郁的孩子,爆满的精神科,魔幻的现实总让人叹息。
到底这一代是哪里出了问题?
被“无微不至”剥夺的掌控感
这一代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快乐?答案可能跟“掌控感缺失”有关。
无可否认,这一代孩子享有着最优渥的物质条件,吃穿不愁,出行无忧,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别无压力。
但这一代孩子又是最不自由的一代。从小到大,大到择校选兴趣班,小到穿衣交友,都被父母紧盯在眼里,管控在手心。孩子如同提线的木偶,只能按班就部的在他们规划好的蓝图里前行。
“直升机式”的父母,监管着他们的一言一行,“推土机式”的父母,帮他们清扫了成长中的一切障碍。
看起来是“最无压力的一代”,最后也养成了“最脆弱的一代”。
樊登在解读《掌控习惯》一书时曾说过:
“当把孩子控制过紧时,我们不自觉地沦为解决问题的标准机器,也夺走了本属于孩子们自己的,变得坚强自信、勇敢成长的机会。”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掌控感。指个体相信自己能够决定自己内在的状态和外在的行为,能够影响周围环境,以及实现预期结果的信念。
它的定义最早来源于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他形容掌控感是面对困难时“相信自己能够通过采取行动,试图改变情境来解决问题”的表现。
掌控感是一种通过“经历”而内化的体验。这当中的每一步,家长都不能代步,只能孩子亲自去经历。
塞利格曼指出,要使你的孩子经历掌控感,必须先让他经历失败、心情抑郁,自己不断尝试,直到成功为止。
刻意缓和恶劣心情,会使孩子更难体会满意的感觉;吓阻失败的感受,会使孩子更难得到掌控的感受;减少必要的悲哀及焦虑,会使孩子处于罹患抑郁的风险中;鼓励廉价的成功,会造就出来以失败为昂贵代价的下一代。
为人父母,我们经常犯的大忌,是只单纯关注孩子的需求,却忽略了培养孩子掌控感、坚持、克服挫折以及应对挑战的能力,低成就感所带来的后果,使得孩子更容易自我否定。
孩子不需要父母刻意营造出来的“温室”。经历风雨后向阳而生的姿态,才是 抵抗力的乐观。
最脆弱的一代:越控制,越失控
但这一代孩子的掌控感却是缺失的。
因为成长过程中,被过度养育的他们,也被一步步剥夺了获取掌控感的机会。
一个小婴儿,努力学习抬头、翻身、抬头、坐起、直立、行走……在一步步的挑战中,慢慢赢得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感。
当他们可以强有力地控制身体后,就会开启四处奔跑、攀爬、捣乱的探索世界模式,以期赢得对世界的掌控感。
但打着“为你好”的旗帜,家长夺取了前进的方向盘,占据了指挥之位。
小时候是——
“别过去,太危险了!”
“你还不会自己穿,妈妈帮你。”
“每次都弄得到处都是,来,妈妈喂。”
“小心打撒了,牛奶等妈妈来倒。”
再大一点是——
孩子说不冷,父母说冷,非要他加衣服;
孩子不喜欢吃豌豆时,父母说有营养,非让他吃;
孩子画画,父母认为不像,非让他擦掉重画;
孩子喜欢足球,父母认为耽误学习,非让他把时间用在奥数;
孩子想要选择某专业,父母认为没前途,非让他选择另一个专业;
孩子喜欢上某个姑娘,父母认为不合适,非让他娶门当户对那一个……
父母细心操持着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看似无微不至,实则就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让孩子失去了探索世界的激情。
慢慢的,对生活失去了掌控权的孩子,也迷失了自我。他不知道“我是谁”,只知道父母想要“我做谁”。
就像《 的绵羊》一书中描述的美国精英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人才——
他们或许成绩 ,才艺出众,但完美无缺的光鲜外表剥离后,我们会惊讶地发现,由于习惯了长期被安排,被操控,这群年轻人身上寄居着令人窒息的焦虑、无助和孤独,年纪轻轻却丧失了对人生的自主性,找不到自己的价值,空虚和恐惧的情绪时常环绕在心头,因为他们不知道——人生的来处和去处。
北京大学教授徐凯文老师就曾经炮轰当下教育的弊病,培养出越来越多“空心病”的孩子。
他们都有共同点——
“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到哪儿去了,我的自我在哪里,我觉得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好像是为别人在活着,我不知道自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掌控感是驱使个体内驱力前进的船桨。
家长过多的干涉和规划,不仅破坏了孩子的掌控感,也影响了孩子自驱力的培养。
找不到船桨的孩子,仅仅靠着父母使劲地吹风鼓气,人生这艘船很难开得远,开得稳。
稍有风浪,随时翻船。
李玫瑾老师说:“父母的控制欲,是孩子最大的灾难。过度的控制欲,要么让孩子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要么让孩子成为叛逆的对抗者。”
或许大家都会发现,现在的孩子青春期来得越发猛烈。
沉迷游戏、顶撞师长、离家出走,甚至动不动以死要挟,以此来反抗父母的管制,宣示独立。
曾经有这样一份调查显示,约70%的孩子在青春叛逆期会和父母唱反调,75%的家长认为顶嘴是孩子成长中最令人讨厌的事情。
《自卑与超越》一书中,心理学家阿德勒写道:许多青春期的逆反行为,都出自对展现独立性、追求与成人平等。
每一个叛逆行为的背后,都是孩子用对抗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每一句顶嘴唱反调的台词,都是在呐喊“我的人生我做主”。
教育专家杰弗里・伯恩斯坦警醒每一位父母:父母如果执着于与叛逆孩子进行权力争夺战,最后只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境地。相反,当父母学会避免与叛逆孩子一争输赢时,孩子的叛逆行为就会越来越少。
当你把人生的方向盘,交回给孩子,孩子才能将精力放回“正轨”,平稳驾驶。
正向循环:
掌控感→价值感→自我认同感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在养老院选择了两组老人,做了一个“掌控权”实验——
实验一:
第一组老人拥有权利,可以自主安排摆放在自己房间的绿植、床品、装饰物;
第二组老人则是由养老院替他们做好搭配,他们只是顺从地遵循决定。
实验二:
第一组老人得到的都是“限制性选项”:例如,想看电影,只能在周四或周五。
第二组老人得到的都是“无限制选项”:例如,可以任意选择观看电影的时间。
四个月后,再次回到养老院,研究结果发现:第一组“有选择,但受限制”的老人,远比第二组“无选择,受限制”更快乐,个人价值感更强,而且去世的人数,也比第二组的少。
这个实验说明,想要让一个人乐观,快乐,有能力自己生活,那就要给他足够的掌控感。
这也印证了心理学家的观点:掌控感会带来价值感,价值感又会激发自我认同感。
自我认同感又会让人在遇到困难时,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继而强化内心对自我生活的掌控感。
这就是正向能量带来的正向循环。
在心理学上,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还有个学术名词自我效能感。
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人艾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发现:决定一个人做出某个行为的不只是结果期待(即:该行为导致的结果足够美好),还需要效能期待(即: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完成该行为)。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积极乐观,面对压力,会选择主动应对,相信自己的能力,面对选择,会主动出击,走出“舒适区”。
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容易悲观和自我否定,习惯按班就部,害怕挑战,面对困难,习惯逃避,寄希望于别人来解决问题。因为他们在观念中坚信自己没能力改变自己所处的困境。
而这种自我效能感的养成,可以通过积累成功经验、接受挑战、寻求积极反馈等方式来提高。
放权,让孩子为自己做主
那么,如何张弛有度地放权,让孩子掌权为自己做主中,培养高自我效能感呢?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小事
斯坦福大学前新生教务主任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Julie Lythcott-Haims)在TED的演讲中说:如果孩子们不洗碗,那就意味着有人在替他们洗碗。如此一来,他们被免除了必要的工作,以及工作背后的责任。
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小事,最容易快速简单地得到掌控感。
收拾自己的书桌、选择自己的衣服、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表,看似简单,却能让人感受到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当面对问题时,就更具备主观能动性,不抱怨不推卸责任,集中注意力去解决问题。从而建立起高自我效能感。
让孩子拥有自主权
“自主权是掌控感的基础,只有做自己选择的事情,然后解决掉,孩子才会觉得我可以完整地掌控这个事情。”
亲子关系最容易陷进的误区就是“权利博弈”。
父母希望为孩子铺设一条康庄大道,所以强势安排孩子的一切,孩子感觉权利被剥夺,继而用逆反来宣示主权。最终的结果,常常是两败俱伤。
尤其在学习这件事上,要想孩子拥有内在驱动力,就需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感,给予自主权。
类似这样的故事很多。
“朋友小学时,被父母逼迫去学钢琴,希望将来能够考级加分。当时搞得全家鸡飞狗跳,最终一年就放弃了。结果到了高中时,他为了缓解学习的压力,竟然主动重新练起钢琴,并且把这个当成了放松和放空的过程,连游戏也顾不上玩了。”
正如制定假期计划,邀请孩子共同制定,远比父母一意孤行,更容易落实到位。
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增强孩子的自我归因
马丁·塞利格曼在《教出乐观的孩子》书中强调:人的悲观性格形成,基因只占了小头部分,更大的原因是后天“习得性无助”造成的。
当问题出现,孩子如何评判自我,看待事件,处理问题,是形成孩子“解释风格”的关键。
如果家长可以及时指导孩子通过积极的归因反馈,学会质疑,抵制负能量,不盲目接受对自我的低级评价,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客观事实和解决问题上。就更能够让孩子用行动赶跑了负面的自我认知,产生正面的乐观抗体。
如考试成绩出来了,考好了可以积极肯定孩子近期的努力学习,用心备考,考砸了可以引导孩子从中进行有效反思,寻找改进办法,并且肯定孩子勇于面对失败的品质。
让孩子相信,无论成败,我都有所收获,能够掌控。
为人父母,最重要的不是付出,而是让路。给孩子让出成长的道路,他们才能找到成人的路径。
正如胡适写给儿子的信中所说——
我养育你,并非恩情,
只是血缘使然的生物本能;
所以,我既然无恩于你,
你便无需报答我。
反而,我要感谢你,
因为有你的参与,
我的生命才更完整。
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
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女儿和儿子,
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
你是独立的个体,是与我不同的灵魂;
你并不因我而来,
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
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
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
去掌控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