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潜藏着“叛逆”的父母
发表于2024-07-22 18:56:14
摘要: 原标题:心理学家: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潜藏着叛逆的父母 孩子在青春期种种的不听话、叛逆,其实都是在和父母说话。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能看到自

  原标题:心理学家:“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潜藏着“叛逆”的父母

  孩子在青春期种种的不听话、叛逆,其实都是在和父母“说话”。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能看到自己,如果父母总是忽视孩子,他就会搞破坏、挑衅、叛逆。父母的觉醒和柔软改变是最好的应对。

  前几日,一位闺蜜向我哭诉儿子“最近特别不听话”。

  自从放了暑假,不写作业,每天窝在房间里打游戏,只要一阻止,他就发脾气。

  话说重了,他就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天都不出来。

  如果要没收他的手机,他就将手机藏到找不到的地方。

  气得这位妈妈大骂他:“真是没得救了。”

  结果,孩子居然反驳他:“自己都管不好,还来管我,你凭什么管我。”

  妈妈说: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这么不听话呢?

  是啊!

  许多父母都在抱怨: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平时不仅顶嘴,还特别叛逆,现在上初中了管都管不住。

  然后父母将孩子“不听话、叛逆”归结为:孩子有问题。

  实际上,大部分的“问题孩子”都是父母造成的。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

  每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潜藏着“叛逆”的父母。

  01

  “不听话”的孩子,其实都在求助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每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都是一个丧失自信的孩子。

  表面上孩子“不听话、叛逆、厌学”,实际上孩子的内心已经“求救”了无数次。

  而且,孩子不同的“叛逆”所呼救的语言不一样。

  1)孩子做坏事、挑衅父母其实是在寻求关注

  电视剧《加油!妈妈》中的男孩小夫,从小乖巧听话、成绩优异,是别人眼中的学霸”。

  可自从有了弟弟以后,他变得叛逆了。

  父母只关心他的学习,从来不关心他心里的想法,只会照顾弟弟的感受。

  他开始厌学,拿妈妈给的零花钱刷直播打赏、把鸡蛋扔进垃圾桶也不给弟弟吃。

  到店里偷书被抓住,还一副“我就是不道歉”的傲气样。

  直到最后小夫烧全家福时引起火灾,父母才明白:儿子不是叛逆,而是被忽视得太久了。

  其实,真的没有天生的坏孩子。

  当孩子不断做出对抗父母时,是在不停试探父母“到底爱不爱自己。”

  每个孩子,都希望父母能看到自己,如果父母总是忽视孩子,他就会搞破坏、挑衅、叛逆。

  此时的孩子,内心在说: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孩子表面的不听话,背后都在渴求关注。

  2)父母说什么都不听其实是在与父母进行权力斗争

  一部分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会显得特别叛逆,他们完全站在了父母的对立面,甚至仇视父母。

  比如:

  孩子让他不要玩游戏,他却沉迷于游戏;

  妈妈让他先写作业再玩,他就要玩了以后再写作业;

  父母阻止他交坏朋友,他却偏偏不听……

  曾有心理学家说过: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就需要定位自己,要确定“我是谁”、“我要干什么”。

  每个孩子都不喜欢被束缚。

  当孩子出现: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谁也阻止不了的时候,都是孩子在进行权力争夺战。

  孩子不听话,其实内心想的是: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是真实的自己,才会有归属感和价值感。

  因此,“不听话”的孩子,其实就是在寻找自己的权利。

  3)与父母对着干,其实是对父母不满的抗议

  陈默教授讲过一位求助者的案例。

  这个求助者的儿子很叛逆。

  儿子刚上初一,什么话都不肯听。

  叫他“赶紧去做作业,不准玩了”,他说“和你无关”;

  每天把房间门关得紧紧,挂个牌写着“请勿打扰”。

  她怕他交到坏学生,阻止他和成绩差的玩,儿子更是不听。

  后来,儿子因为不服管教被爸爸狠狠揍了一顿,却让儿子态度更加恶劣。

  陈默教授说: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逆反期,这时候的教育最忌用指令性的语言。

  很多父母就是因为经常对孩子说“你必须听我的、你必须这样做”等这样命令的话,让孩子感觉到被打压、被控制,所以就会抵触和反感。

  父母的限制和管控,让孩子失去弹性空间,所以逆反是必然的。

  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性”的,父母对他好,他就回报;对他不好,他就反感。

  所谓的“叛逆”,不过是他在父母那里感觉不到爱了,所以想要“博爱”罢了。

  02

  “叛逆”的父母,让孩子“不想听话”

  我们读懂了孩子的叛逆就会发现:每个不听话的孩子背后,都藏着叛逆的父母。

  1)父母“不听话”

  作家麦家跟儿子因为一个巴掌而渐行渐远。

  儿子跟同学打架,老师把麦家叫到学校,他没听儿子解释,一上去就是一巴掌。

  儿子非常气愤,回到家以后就再也不愿意和他说话了。

  许多父母都如同麦家一样在孩子面前就是一个急性子。

  往往孩子这边刚刚张口,就已经给孩子“定罪”:

  孩子说“最近压力有点大”,妈妈说:小孩子有什么压力,我看你是想偷懒。

  孩子和人闹了矛盾,父母批评他:整天惹事,一点都不听话……

  就是这些“不听话”的父母,让孩子丧失自尊。

  《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在孩子感到不被父母尊重的情况中,“我做错事时,家长总是不听解释就批评我”、“家长从不认真听我把话讲完,总是打断我”占了很大的比例。

  沟通是双向的。

  不愿倾听的父母,落在孩子的眼里就是:不尊重、不喜欢、被抛弃。

  长此下去,孩子会陷入焦虑、悲伤,从而做出令父母反感的事。

  2)和孩子“作对”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吐槽的是“父母不让你好过的事”。

  “我和同学约好去看电影,我妈觉得看电影就是在浪费我学习的时间,那天把我锁到屋里,哪里也不让我去。”

  “我父母成天找我麻烦,我作业写完了,他们又觉得我没有看书,我看书的时候,又嫌我看的书没有营养,感觉每天除了应付学习,还要应付她们。”

  “我妈为了阻止我偷偷画画,她不打招呼就把我房间的门锁拆掉,不留半点隐私。我画了几个月的画,被我妈无情地摧毁,完了还打我一巴掌,说我不务正业,有时候觉得她连后妈都不如……”

  这些在父母眼里看似“为孩子好”的行为,在孩子眼里就成了“他不让我好过、他和我对着干”。

  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有叛逆的影子存在,相比较而言,他会比以前有力量,有更想法。

  此时,父母潜意识里的“作对”行为,激发孩子的叛逆感。

  03

  读懂孩子的“叛逆”,父母需要积极改变

  正向理解孩子的不听话,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叛逆的孩子心里都有话。

  因此:父母千万不要硬碰硬。

  1)学会“闭嘴”

  曾在一档节目中看过一个场景:

  一位妈妈从孩子回家,每隔十几分钟就要催孩子一次。

  孩子一写作业就在椅子上摇摇晃晃,找橡皮、削铅笔……

  只要他动一次,妈妈就催一次,可是妈妈越催,她越慢。

  其实,催促会触发孩子的“隐形攻击性”。

  父母唠叨声就如同噪音一样让孩子想躲避,而“慢”就属于孩子的对抗。

  美国心理学家蒂姆·墨菲在《隐形攻击》一书中做了这样的定义:

  关系中弱势的一方通过拖延、躲避、故意激怒、暗中报复等非直接方式,向强势一方表达因地位不平等而累积的愤怒。

  父母过度唠叨,在孩子眼里就变成了“我很差劲”,会挫伤孩子的自尊,降低孩子的自主能力。

  想要真正释放孩子的天性,唤醒他的内驱力,靠的从不是“说”,而是闭嘴。

  孩子慢一点就让他慢一点吧,当你闭上嘴,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允许的自由,他才有更大的空间,凭借自己的力气不断跃进、蜕变。

  真正能够成就孩子的,是父母适当地“沉默”。

  2)学会倾听

  关系学大师卡耐基说:

  想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先要成为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孩子与父母的沟通需要心灵的融合。

  父母不会倾听,就无法处理好亲子关系。

  心理学上有个“霍桑效应”。

  讲的是美国有个霍桑工厂,环境一流,设备齐全,福利制度好,然而员工却整天抱怨,态度不积极。

  于是,哈佛大学的研究小组,找来一批心理专家,让他们和工厂的两万多名工人谈话。

  心理学家耐心倾听工人的抱怨与意见,随着工人发泄得越多,内心的抱怨越来越少,工作效率也慢慢地提升了。

  最后得出结论:

  人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言语或言语表达的效应。

  一个人只有被倾听,才有被关注的感觉。

  倾听对孩子成长意义重大:

  一方面,孩子的情绪可以得到发泄,不容易出现抑郁的情绪;

  另一方面,父母愿意听,孩子就愿意信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积极倾听,是亲子关系中最有效的沟通前提。

  3)松开“一只手”

  北京某教育研究院院长指出:青春期,没有叛逆就没有成长。

  这种叛逆,指的是孩子脱离父母独自成长。

  此时的孩子希望能摆脱父母的控制,去寻找自己的价值。

  因此,父母必须明白一件事: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去经历,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所以:

  当孩子有了小秘密,去尊重他;

  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只要不是原则上错误的,就不要阻止;

  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朋友,只需要提醒他交友规则,就放开手让他去经历。

  养孩子,就是帮助他长大,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然后放开手,让他去闯一闯活出他自己。

  04

  有心理学家说:

  叛逆背后的心理动机是无助,本质也是无助。

  在孩子没有能力时,他的每一次无助和呐喊都会内化成一种声音:可能是叛逆、可能是抑郁。

  因此,孩子在青春期种种的不听话、叛逆,其实都是在和父母“说话”。

  有句话这样说: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才能“掌控”他;不强迫孩子听话,孩子才会开始听你的话。

  父母不要做“坏人”:

  即使孩子不听话,也要蹲下来问一问他想说什么;

  孩子叛逆,是因为他想获得更多的爱。

  父母应该是孩子的铠甲,而不是利器,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爱去唤醒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