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开始在网上找妈,花费千万为何养出缺爱的孩子?
发表于2024-06-20 19:23:28
摘要: 原标题:留学生开始在网上找妈,花费千万为何养出缺爱的孩子? 看点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无数年轻人,尤其是留学生,期望能从

  原标题:留学生开始在网上找妈,花费千万为何养出缺爱的孩子?

  看点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无数年轻人,尤其是留学生,期望能从陌生人那里得到妈妈般的慰藉和陪伴。“电子妈咪”一词应运而生。为什么这些家境殷实的孩子,想要从网上寻找妈妈的替代者?波士顿大学心理学博士赛林,偶然间当了一年“电子妈妈”后,才发现很多表面光鲜的孩子,内心有多缺爱。

  “电子妈咪”现象的背后,是留子们的情感缺失。

  2024年6月一开局,宠娃名妈狄莺又冲上了热搜,儿子孙安佐在泰国吸食违禁品、私闯民宅的行为和发表对父母失望的言论,再次证明了爱儿至深的父母,给孩子带来的却是伤害。

  如何爱孩子?如何让孩子在爱的包围下,既能感受到爱,也能形成健全的人格?

  这件看似简单、也可以说是出于本能的事,其实一直都是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中需要考虑的。

  最近,在小红书上,“电子妈咪”的标签已经有超过8万的浏览量。而微博博主“@姓氏乔”扮演的妈妈收到的投稿帖子就被赞了6千多次。在“电子妈咪”的客户中,很多都是留学生。

  家长们都想问一问,我们花千万养出来的孩子,怎么会到网上找妈?难道我们的爱还不够吗?

  付费找“妈”的留子们

  只为弥补缺失的母爱

  每天早上,赛林都要用温柔的声音回答她的“孩子们”给她的留言。

  “宝宝,妈妈爱你!”是赛林的开场白。这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话,是赛林十三个“孩子”最缺的情感安慰。

  赛林的“孩子”们与她并不存在时差问题,因为这些全部是和她一个时区的留学生,其中有七个在读高中,五个在读本科,还有一个在攻读硕士。

  在网上当了一年“电子妈妈”的赛林刚拿到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正准备着回国当一名高校助教。

  “通过当‘电子妈咪’,我发现缺爱的留学生实在是太多了。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富裕、精英的留子们,都是极度需要别人鼓励和认可的。其中,有些已经‘病’入膏肓,对我给他们当‘电子妈咪’,提出了很多奇葩要求。”

  赛林的第一个“孩子”,是通过她发的一篇与留学生心理分析相关的帖子找到了她。

  这个在加州读大一的女孩给赛林留言,“如果我的妈妈能够像你这样理解我就好了!我能雇佣你给我当妈妈吗?我每个月给你1000美金,在我不高兴的时候,你得跟我说爱我;在我学习难过的时候,你得跟我说辛苦了!”

  服务要求如此简单,让赛林动心了,想着这钱也太好赚了吧!

  接单后,赛林开始观察这个“女儿”,看了女孩在所有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内容,无论是国内的微博,还是海外的Ins。

  她发现,女孩家境不错,算的上是个白富美,但学习成绩一般,在国际学校读书时还受到过霸凌;在美国读书的过程也不太顺利,因为选了难啃的商科,天天为GPA发愁。

  “这些都是不能告诉妈妈的”,女孩告诉赛林,“为什么要找电子妈咪?那是因为在我的内心深处,几乎有‘杀’了我妈的冲动。只要我说学习有难度,我妈就开始念叨为了养我花了多少钱,而且还把养我花的钱做成账单发给我看,问我能不能还?”

  “看到账单之后,我居然对我妈产生了恨意。我想,是你们带我到这个世界来的,是你们让我出国留学的,怎么现在花的这些钱反倒都成了我的债务呢?”

  “本来因为学习成绩差,我看了我妈不少脸色,听我妈说了不少难听的话。在找‘电子妈咪’的时候,我对我妈是非常失望的。我心目中的母亲应该是无私的,但从我妈的行为来看,她并不符合我对理想母亲的想象。而且,她要的好成绩,我实在给不了。”

  现在,不少孩子容易把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不如意转移到原生家庭,把这一切都归因到母亲身上,甚至怨恨自己的母亲,但这显然是一种非常偏激的想法。

  而在赛林看来,女孩通过找“电子妈咪”的方式,重新唤起自己对“母爱”的希望,算是一种情感上的自救。

  爱的背后是一碰就碎的亲情

  孩子是家长的镜子,通过孩子的行为可以了解父母带给孩子的教育。在中国,母亲往往是冲在教育第一线的,是和孩子相处时间最长,也是产生矛盾最多的那个。

  赛林的第五个“孩子”是一个叫子豪的大三学生,在奥兰多一所公立大学读书。子豪说,妈妈管得特别多,而爸爸基本上不管。妈妈过多介入他的生活,包括涉足他的隐私,真的让人抓狂。

  子豪说,他的心态有时候挺像孙安佐的,他也挺能理解孙安佐的奇葩行为的。他们都在想尽办法逃脱母亲掌控,但苦于没有实现经济独立而只能默默忍受。

  找赛林当“电子妈咪”,在子豪看来,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赛林让他体验到了什么是母爱,也让他原本暴躁的情绪平复了不少。现在,他晚上很少去夜店了,也不和酒友去飙车了,生活逐渐步入了正轨。

  赛林说,“我不是什么神人,我也不知道通过几句模仿妈妈语气说的话,会有那么大的威力能改变一个人。通过对子豪的观察,我发现他和他母亲的关系是‘易碎型’的母子关系。只要他想索取爱,他妈妈就会把他骂一通。”

  赛林让子豪在母亲节那天给妈妈发一条短信,内容是“妈妈,我爱你!”

  过了很久,他妈妈才回了一条:“你又缺钱了吗?”

  赛林又让子豪发了一条:“只想祝妈妈节日快乐,妈妈我爱你!”

  妈妈立刻回复他,“你和你爸一样,不到缺钱的时候,是不会想到我的。你们都是没良心的。”

  妈妈的回复让子豪彻底破防了。母子俩多年的积怨也通过这一来一去的信息展露无遗。

  “有些妈妈总在亲子关系中,掺杂外在因素,特别是会将对伴侣的不满转移到孩子身上,子豪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他尝试过和妈妈修复关系,但是只要谈到钱的话题,妈妈就把对爸爸的怨气全部都发在了他身上。这是很多情绪管理能力差的妈妈常犯的错。”

  “她们以为孩子可以接受自己乱发脾气,但是她们都错了。越亲密的关系,造成的伤害也越深”,赛林说。

  每次被妈妈骂过后,子豪的妈妈总会买一点小礼物给儿子。曾经有一段时间,妈妈一生气,子豪就刻意忍着,这样妈妈就会给他买各种 品了。

  “子豪妈妈难道不爱子豪吗?显然不是。但是现在,子豪已经越来越不爱妈妈了。这也成了难以改变的事实。”

  精英教育中唯独缺了如何爱

  赛林在找她当“电子妈咪”的“孩子们”中做过一项调查,了解的内容包括“孩子们”父母的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情况等等。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父母为他们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但没有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他们对父母的满意程度并不高,有些甚至明确表示,非常讨厌自己的父母。

  “如果把这份调查问卷的结果摆在这些父母面前,他们肯定会抓狂的。其实,我很理解他们。从我的个人成长经历来看,父母都是工程师,出钱让我到国外见世面,他们是非常愿意的。

  但要是想让他们口头表扬我一句,语言就很贫乏了。你说他们不爱我吧,我觉得不会。你说他们爱我吧,我感受到的爱其实并不明显。

  我妈说,这是精英阶层父母的通病。他们爱孩子,但由于长期养成的严肃性格,让他们在表达上显得特别笨拙。因此,才会有那么多留子因为他人的‘甜言蜜语’而上当受骗。”

  赛林的第四个“孩子”,是一个特别喜欢为了好听的话买单的富家女。

  她的身边围绕着一群“夸夸夸”朋友,虽然她心里也清楚他们很“假”,但就是本能的想听到夸赞。这个富家女今年读大一,从去年到美国开始,光是花在交际上的费用就100万。

  她告诉赛林,“只要你把我说开心了,多少钱都不是问题。”

  在当“电子妈咪”期间,赛林发现富家女的母亲为她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持,但情感支持几乎为零。有一个博士毕业的牙医妈妈,富家女与那些爆发户相比,自带了一圈无形的光环。而且,对她乱花钱和炫富的做法,她的妈妈是默许的。

  她告诉赛林,“其实我挺缺爱的,所以我才有很多渣男前男友,我挺喜欢听别人说我好话的。这是因为我妈几乎从来没表扬过我,哪怕是我考试考了满分,她也只是微微一笑说:好的。可能对我这个精英妈妈来说,考满分是她的日常吧!”

  在一项针对美国精英家庭的情感状况调查中,塞林惊讶的发现,精英们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自己身上,用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远远低于普通家庭。

  其中,最大的问题出在母亲身上。精英家庭中的母亲一般都展现出严肃、严格和不近人情的一面,而这也融入到了她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中。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她们最缺少的是情感关怀,也就是把“我爱你”挂嘴边,让孩子永远能感受到母亲的爱是围绕在身边的。

  “控制狂式”的母爱

  换来的是一地鸡毛

  有人在寻找母爱,有人却在摆脱母爱。

  赛林的第七个“孩子”是一家 私立美高的学生,是典型的由妈妈陪读、朝着精英学生目标发展的孩子。

  她从早到晚的行程都是满的 —— 学英语、学高尔夫、学芭蕾、学击剑……只有到晚上洗澡的时候,女孩才有一点自己的时间来找赛林吐槽一下苦闷的生活。

  而且,她几乎没朋友,就连身边的几个朋友都是经过妈妈精挑细选、认为适合跟她玩的孩子。这些朋友,她都不喜欢,但还是会按妈妈的要求应付一下。

  赛林说,这个孩子已经有严重的轻生倾向,她会边哭边笑讲述自己的经历,而且多次要求赛林模仿妈妈的口气对她说,“宝宝,对不起,是妈妈错了。”

  她还多次表示,如果此刻她站在纽约高楼上,就会希望像鸟一样冲到窗外,这样才能永远和妈妈告别,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在收到女孩提出的“电子妈咪”邀请时,赛林是带着拯救的心态接的“单子”。女孩每次和赛林通话,都会说,“学习真的太累了,但为了我的妈妈,我要坚持学下去。妈妈希望我变得像谷爱凌那样优秀,我正在为此努力。”

  赛林说,她希望通过学校找到给女孩授课的老师,让女孩在心理医生的帮助和干预下走上正途。但这个过程是很难的。

  首先,女孩不同意她将自己的情况透露给学校,因为她很怕被她的妈妈知道。其次,作为一个“电子妈咪”,赛林的身份简直可以说是“名不正、言不顺”,谁又会听她的呢?

  最近,赛林以留学生的身份邀请陪读妈妈们参与调查,也通过这种方式联系到了女孩的妈妈。

  赛林说,“我发现母爱真是有一厢情愿。女孩的数学明明特别不好,她妈妈还给她安排了各种数学竞赛培训,并自以为是地认为就是要挑战不可能。女孩明明不喜欢滑板运动,但妈妈认为玩滑板是美国年轻人的标配,就安排女孩参加各种训练班和表演赛。”

  “她在数学和滑板上的表现都特别差,因此被妈妈狠狠骂了一顿。女孩的妈妈认为,女孩有潜质,只是不够努力罢了。看完调查表后,我感到窒息,在这种母爱的环境里长大,不疯才怪呢!”

  当了一年“电子妈咪”的赛林是忧心忡忡的。

  她遇到的每个“孩子”几乎都是花了千万培养出来的留学生,但这些留子们都存在着严重的情绪问题。

  他们在情感上的缺失,是金钱难以弥补的。他们被父母架在了“留学必须成功”的架子上,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

  这样的学留下去,换来的也只能是一地鸡毛。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