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楼梦》是小学生友好名著 一线教师这样说……
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将《红楼梦》列入整本书阅读教学。如何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引领学生走进《红楼梦》,开启这部文学巨著的大门,引起了不少一线教师的研究兴趣。
接触中国文化,最好的入门就是读《红楼梦》。我经过反复阅读原著和学习红学著作,进行了深入思考,精选了《红楼梦》中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确定教学切入点,并进行了多种方法结合的教学实践。
讲解开篇神话 了解作者雪芹
在开始四大名著单元的学习时,围绕单元导语“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我让学生谈理解。前三部作品,学生都能说得比较清楚。但是说到《红楼梦》时,学生们不理解“惜红楼梦断”的含义。于是我讲解了开篇的神话,用作者的神来之笔为学生开启了红楼之门。曹雪芹从超现实的神话世界写到现实的人间世界,让整部小说展开了恢宏的视野,又创造了一种深邃的神秘感,不但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力,而且也融入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阅读一部作品,首先应该从了解作者开始。我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走近曹雪芹其人。通过学习,学生们了解到曹雪芹坎坷的一生和呕心沥血著书的经历。我又介绍,《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著,后半部遗失。现在看到的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但经过红学家研究,并不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故事的结局无人知晓,只能通过前文去猜测探佚了,这也正是“惜红楼梦断”的原因之一。
梳理人物关系 走近红楼人物
我以课文《红楼春趣》带领学生走进红楼的世界,理清贾府庞大繁杂的人物关系。书中出现的人物共有九百多人,关系复杂,盘根错节。我绘制了贾府人物关系图,给学生细细讲来,使学生能大概了解几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在单元测试中,阅读部分编排了《“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几道题目都是围绕王熙凤提问,考查人物特点。要了解这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就要把她放回到原著中,放回到具体的多个事件中和情境里。我抓住对凤姐的几次语言描写和细微的动作描写,帮助学生理解了王熙凤泼辣放肆、口齿伶俐、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善于逢场作戏的特点。通过细致的分析,学生才对王熙凤的人物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甚至有恍然大悟之感,而不再是停留在字面上了。随后我又补充了王熙凤的其它情节,使学生不仅多角度地去了解其人,还认识到曹雪芹塑造人物的方法和角度是多元的、复杂的,同时也是真实的、鲜活的。
欣赏经典诗词 初识红楼文化
《红楼梦》打动我们的,不仅是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还有一首首经典诗词曲赋。我推荐学生阅读书中有关诗词创作的内容,如“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还有林黛玉所作的《葬花词》和《秋窗风雨夕》。让学生认识到,以同一个事物为题,不同的人能写出不同特点不同风格的诗来,这是与个人的性格、阅历、文学积累有关的;同样是写柳絮,薛宝钗笔下的柳絮踌躇满志:“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而林黛玉笔下,柳絮“嫁与东风春不管,凭你去,忍淹留”,则是一派凄切悲凉的气质。在林黛玉教给香菱作诗一节也谈到,作诗立意意趣是第一位的,可见大量阅读、下功夫琢磨、字斟句酌的重要性。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里面涉及了许多中国文化。比如:《红楼春趣》中,女儿们放风筝是在“放晦气”;芒种节,闺中姐妹们祭花神;荣宁二府除夕祭宗祠……此外,《红楼梦》中还展现了中医、园林、戏曲、建筑、古董字画、儒道佛等各方面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蕴深厚。
教师通过角度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引领学生走进红楼的世界,为今后升入中学的名著学习、细致阅读和深入理解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