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进入“课程改革年”:十大课改“风向标”预测
发表于2024-02-22 16:41:12
摘要: 原标题:北京市中小学进入课程改革年:十大课改风向标预测 北京的教育改革受到全国瞩目,多项教改成果辐射全国,带动了全国基础教育界变革。2024年

  原标题:北京市中小学进入“课程改革年”:十大课改“风向标”预测

  北京的教育改革受到全国瞩目,多项教改成果辐射全国,带动了全国基础教育界变革。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步入“课程改革年”。在新的一年,首都基础教育将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改革走向?本文通过梳理了2023年教育改革的大致脉络和走向,预测2024年首都教育的十大风向标。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中之重,它不仅成为2023年教育界的高频词,也将继续成为2024年的教育热点。

  2024年,北京市基础教育将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

  包括:推进科学类课程改革,开齐开好实验课,鼓励教师设计学科内跨主题学习和跨学科综合科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验和探究项目;鼓励高校实验室、职业院校实训中心、博物馆、科技馆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向中小学开放,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科学教育资源平台;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学生金鹏科技团等高水平学生科技社团建设。

  可以预见,2024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方面将破除大中小人才培养壁垒,聚焦一体化贯通培养,另一方面将更加注重培养集知识基础、学习兴趣、综合素质为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

  科学教育从娃娃抓起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为落实好相关政策要求,北京市聚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和科学教师素养提升,充分利用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做好学校科学教育加法。

  2024年,北京基础教育课改全面加大科技教育,具体做法包括推进科学类课程改革,开齐开好实验课等。

  据了解,北京很多中小学已经开设了航模、机器人、生物科技、数学建模等科技类课程,2024年预计将有更多学校在小学至高中学段,开设科技类课程。同时,也会有更多的高校实验室、博物馆、科技馆和高新技术企业等面向中小学开放。

  另一方面,北京新中考改革通过强化实验环节,强化日常实验教学,让实验成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

  可以预见,未来的科学教育,一方面会从基础教育抓起,甚至下探至幼儿园阶段,从娃娃抓起,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另一方面,将通过增加实验课、实验考核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勇于质疑、乐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成新看点

  日前,教育部公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实验校名单,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共推荐63个实验区和189所实验校。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入选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公示名单,史家胡同小学、北京中学、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潞河中学、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妙峰山民族学校入选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公示名单。

  教育专家表示,参加义务教育改革实验的相关区、学校将结合自身优势,在课程改革、课程育人、课堂变革、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评价等方面制定发展目标,并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课改实验。2024年,预计将会有更多中小学校在启用新教材的背景下,进一步回归教育本质,重塑课堂样态,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及教科研体系数字化进程。

  更多各具特色的高中教育集团将建立学生连续培养机制

  2023年9月26日,北京市中考改革政策正式发布。中考,承上启下,向前可以撬动九年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向后能撬动高中教育改革。北京市教委选择中考改革作为基础教育系统变革的切入点,正是北京基础教育即将迎来一轮系统变革的明确信号。

  据了解,北京中考改革总体思路的后6个字是“多渠道、新载体”。未来北京高中升学将逐渐减少单纯以考分升学的人数比例,增加升学渠道。这一目标的实现不是通过取消中考,也不是简单的电脑派位,而是形成较大规模的新的育人载体。

  在育人体系构建方面,北京将构建不同尺度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既有集团尺度的,也有区域尺度的,还有全市尺度的。在市级层面,北京将坚持“指标到校”等市区统筹的入学方式。在此基础上,市教委鼓励各具特色的高中教育集团在建立连续培养机制以支撑学生的连续培养。

  在教育集团内,通过集团内的一体化、连续的高品质教育教学、教研设计、学生访学、课程衔接等方式,畅通优质教育资源要素的流动,夯实集团教育内涵,形成集团教育特色。学生们一方面能见到更多的同学,见到更多的好老师,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中考升学的压力。

  可以预见,2024年将会有更多中小学加入教育集团,进一步增加全市优质资源供给。各具特色的高中教育集团也将在集团内对学生进行贯通培养,会有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此外,为了实现资源互补,教育集团之间也可能结盟,或许还会涌现出多个集团的联盟,小学教育集团与中学教育集团的联盟等其他形式。

  考试命题增强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

  2023年年底,北京市教委明确指出2024将继续扎实推进教学评价改革,整体提升考试评价质量。

  除了充分发挥考试引导、激励、反馈的育人功能,北京市还将不断提升命题的科学性,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创新评价方式方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动手操作、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

  中考试题命题具有导向性作用,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命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并不局限于中考。其他学段,包括小学高年级学段,命题也会尝试试卷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

  同时,所有学科都可能出现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的题型,有些学科考试一道题就可能融合了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未来,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可能成为全学段、全学科考试命题的方向。

  “跨学科融合”成课改关键词

  2024年北京市将积极开展大单元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教与学方式变革等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探索大单元、大任务、真问题、真情境的教学设计。

  “真问题、真情境”“做中学”“解决真实问题”成为北京基础教育持续推进的课改主旋律。强化学科实践,注重“做中学”,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融合”成为2024年课改的关键词,尤其实践类活动跨学科融合会相对频繁,一次实践类活动,融合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物理、化学、思政等众多学科。

  教育集团内共建共享特色课程

  据了解,“课程改革年”启动后,北京市基础教育将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方案,在国家规定性基础上体现首都特色。

  具体来说,包括建立课程教学实验机制,在全市设立一批课程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集团),支持一批课程教学改革项目,针对课程教学改革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探索破解之策,全面提升课程建设与实施质量;加强特色课程建设,探索以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主题课程等多形态并存的特色课程建设模式,鼓励学校聚焦培养目标,充分挖掘资源,建设特色课程、特色课程群、特色课程体系,以特色课程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由此可见,发挥课改实验区、实验校(集团)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特色类课程建设是2024年北京课改的重心。

  据了解,北京不少中小学校都开设了特色课程,有的学校还设置了小初高一体化的特色课程体系。可以预见,2024年将有更多学校通过特色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育集团内也会涌现出更多的特色课程、拓展课程或者个性化课程,满足集团内、甚至是学区内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全面提升育人效果。

  数字化转型推动学校教育变革

  ChatGPT正在以超乎想象的数字内容孪生能力、数字编辑能力、数字创作能力,掀起一场学习革命,也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2023年,北京市教委完成了2023年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遴选工作,共有41所大中小学校成为首批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近年来,北京市推进实施“双师课堂”建设,通过数字化转型,学校改变原有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校际间、校区间的均衡发展,实现了人与人智能互动的课堂教学活动创新。

  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挑战,2024年将会有更多的学校借助新的技术,提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让科技的力量在适合的教育场景中发挥作用,让学生从学会知识转向学会学习,助力课堂教学和学生高质量成长。

  把健康摆在第一位

  2023年,教育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北京市坚持把心理健康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

  同时,北京市公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现场考试评分标准,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理念,强化运动锻炼,弱化考试压力,让学生动起来、体质好起来,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2024年,北京中小学势必会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开设心理课、配齐心理老师的同时,培养家校社共育的环境,做到家校医社达成共识,在学生具体的预防、转介、诊断、治疗、康复等落地环节中实现更为紧密的配合。

  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

  2024,北京中小学将会把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

  构建完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推进的美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学校美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美育价值与功能,强化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健全课程教学实施监测与反馈改进机制。

  大力推进艺术教育教学改革。严格按照各学段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艺术相关课程,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强化课程实施的综合性,夯实课程基础,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程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艺术选修课程和课后服务,帮助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1-2项艺术专项特长,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

  完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艺术特长学生一体化选拔和培养,拓宽艺术人才成长通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统筹区域内艺术教育资源,为在校生提供实践教学支撑。

  充分发挥相关学科的美育功能。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品德美、社会美、科学美、健康美、勤劳美、自然美等丰富美育资源,分学科推动制定美育教学指引。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