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 “进校园”孩子怎能静心读书?”
发表于2018-10-21 16:04:39
摘要: 原标题:什么都 进校园孩子怎能静心读书? 这些年有一种现象,那就是一说到什么重要,就要进校园。所以,很多东西已经进了校园,如法治进校园消费维

  原标题:什么都 “进校园”孩子怎能静心读书?”

  这些年有一种现象,那就是一说到什么重要,就要“进校园”。所以,很多东西已经进了校园,如“法治进校园”“消费维权进校园”“生态文明进校园”“消防安全进校园”“防震减灾进校园”“廉政进校园”“京剧进校园”“地方戏曲进校园”“民俗文化进校园”“国学进校园”“人工智能进校园”“科技进校园”等,林林总总不下40个。还有很多东西正排队等待“进校园”,只要领导一批示,就进去了,因为有不少官员喜欢作“全省(市、区、县)推广”之类的批示。

640p.jpg

  这反映了社会、政府、公众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知道教育很重要,觉得要重视某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小抓起”,让学生从小树立某个意识,这样他们就会终身受用。而且,“进校园”接受面宽,远比上街摆个摊儿、发几张宣传单、拿喇叭吼几声有效果,受众几乎是“一个不漏”。

  我们不否认“进校园”活动的价值所在,比如,可以充实校园的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等等。但问题是,什么都“进校园”,校园能装得下吗?学生的脑袋能装得下吗?简单地说,课时从哪来?周课时是恒定的,都要“进校园”,很可能会冲击学科教学。或许有人说,利用“正课”以外的时间就可以,如班会、社团活动、课外活动时间,不会对学科教学造成干扰。这是个很天真的想法,要知道,几十个东西“进校园”,仅靠班会、社团恐怕是不够的。“偌大的校园已经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也引发家长的微词:“校园弄得跟马戏团一般,孩子怎能静心读书?”

  那么,问题出在哪?我觉得,根本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界的理念出了偏差,那就是成人本位依旧,没有把儿童作为中心,没有把学生作为主体,没有考虑孩子的需要和可能。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想问题干事情,更多考虑的是社会、教师、家长,而不是学生。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落脚点还是学生。应按教育规律办事,按儿童生理心理的成长规律办事。

  二是来自教育界外部的诸多干扰。一有什么工作就想到找学校,而学校实际上是一个弱势单位,人家找来了,你不敢不答应,否则就是你“不支持工作”,人家以后还会支持你吗?于是各个局一个接一个地来了。从理论上说,有多少个局就有多少个“进校园”,因为这些局没有不重要的,不重要的话设这些机构干嘛?所以,校外机关团体对校园的“善意侵占”是重要原因。这些“进校园”活动的组织者缺乏对活动本身价值、参与活动对象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征、活动推进方式方法的研究,呈现重“进”轻“建”的状态。随着“进校园”活动项目的增多,加之活动开展方式的粗糙,学校无法招架,校园宁静的生态渐渐被打破。有的活动甚至完全沦为形式主义,到校园里拉横幅、贴标语、喊口号,最后实际上就是为了拍几张照片,回去发报道、写总结,表明自己“做了工作”。

  中小学是基础教育。那么基础教育的基础到底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在接受《上海教育》杂志记者采访时谈到,现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话题很多,有很多惊世骇俗的言论。他觉得一个主要原因是社会还没有普及基本的教育常识,没把教育当成专业,以为人人都可以是专家。如果从现实谈起,我们周围还缺乏基本的基础教育规范,对教育话语任意揉捏,已经到了非常令人吃惊的程度。他认为讨论基础教育,只能从基础教育的性质开始,要大家知道所言何物,就像孔子说的“正名”、像西方哲学的下定义,这些是讨论问题的第一步。这个观点值得关注,它提醒我们要关注基础教育的规范。

  课程设置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在综合考虑学生各年龄段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制定的,开什么课程,每门课程占多少学时、多少比例,都经过了严密的论证。随意打乱这个体系,今天这个“进校园”明天那个“进课堂”,都是不严谨的。(文章原发于2018年9月《江西教育》管理版)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教师博览”,作者叶存洪,系著名教育学者,南昌师范学院教育评估院院长、教授。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