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BBC这部纪录片揭秘了性格的真相, 我们对孩子的判断都错了
我们都知道,性格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事方式、处世态度。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乐观或悲观,开朗或内向,急躁或拖沓,孩子的性格是否与生俱来?当孩子的性格特质让人头疼时,我们是否真的就无能为力呢?
蓝橡树专栏作者:立正妈妈。 如果您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容易紧张,容易焦虑,做不到感知当下的快乐,也无法释然过去,总是焦虑未来,我们称之为习惯性悲观。
有这样一位名叫迈克尔·莫斯利的中年男人,就是这样典型的悲观主义者。常年焦虑的悲观性格,灾难性思维的倾向,不仅给他带来了二十多年的慢性失眠症状,也让他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和折磨。
因为深受悲观性格的困扰,饱受折磨的迈克尔开始思考,是否能借助“个性领域”的 研究成果来改变性格呢?
于是,一场关于性格真相的探秘之旅开启了。
越乐观,越长寿
平均能多活七年
《性格的真相》第一站,来到了美国的中西部小镇——俄亥俄州的牛津镇。
耶鲁大学1975年在这里招募了一千名5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一场长达四十年(仍在继续)的社会实验,主题就是:追踪老人们的生活。
每位老人都填写了一份问卷,内容包括健康状况、工作、家庭情况、对于逐渐衰老的态度等问题。如:你是否同意“越老越无用”这样的观点? 随着年龄增长,生活与你所预想的相比,是更好?相同?还是更坏了?
调查问卷的数据,结合后来的“死亡率数据”分析,耶鲁大学的贝卡·利维副教授得出结论——一个人思考的内容和方式,能有力地预测他未来的寿命。
先天基因or后天因素
究竟是谁造就了性格?
性格的塑造,究竟源于遗传,还是受后天环境影响?
带着困惑,迈克尔来到了位于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该医院深入观察一个特殊的群体——数百对同卵双胞胎,致力于探索遗传与环境对性格的影响。
同卵双胞胎拥有同样的DNA,他们外表相同、养育环境相同,从小经常衣着统一,对同一个笑话捧腹。如图中这对中年双胞胎,二十岁以前,她们一直成长于同一个环境,上相同的学校,交往相同的朋友,性格同样乐观阳光。可是20年后,一个依旧乐观,一个却患上了抑郁症。
蒂姆教授对比寻找她们DNA的差异,然后惊奇地发现——即便同卵双胞胎拥有同样的DNA,但人的一生中,基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年龄的变化,环境、生活方式、人生经历的不同,基因的活性被改变,一些被激活一些被关闭,例如面对死亡和分离都容易导致抑郁,影响基因的表达。
所以,蒂姆·斯佩克特教授认为——
遗传因素决定了性格的40%到50%;
性格的其他决定因素来源于环境。
童年的养育方式,能够改变基因
既然知道性格受后天环境的影响,那么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其产生什么影响呢?
在迈克尔·米尼教授(Michael Meaney)的实验室,迈克尔找到了自己后天性格改变的原因。
十几年来一直致力解开基因和人格谜题的迈克尔·米尼教授,在魁北克拥有一个“大脑储存库”。他进行的一项“大鼠妈妈”的实验,帮助我们找出了大脑中控制焦虑的 区域。
实验结果表明,有些母鼠舔幼鼠的频率会是其它母鼠的两到三倍,这些幼鼠受到母亲舔舐的次数越多,会影响其在日后应对压力和焦虑时体内保护基因的活性,这是一种明显的表观遗传效应。
与双胞胎身上发生的情况相似,更多的母鼠关爱,会激发幼鼠体内保护基因的活性,促生更多受体,引起的基因改变。这些幼鼠长大后,攻击性更少,自控力更强,有旺盛的好奇心,更愿意冒险,更喜欢社交,也更健康和长寿。
同时,实验还发现,受母鼠舔舐较少的幼鼠成年后,对下一代舔舐也会相对较少,与自己的母亲表现相似,所以基本可以确定这些差异能代代相传下去。
表观遗传的改变,使得短暂的幼年经历,可以持续地影响大鼠一生,而且这种差异会继续遗传到下一代。
那么,这个规律对人类来说也是一样的吗?
和小鼠对妈妈理毛行为相对应的,是人类宝宝对妈妈的依恋(attachment)。
米尼教授在研究不同性格的人体大脑时,发现了与大鼠类似的变化,回访这些人的童年记录,也可以追溯分辨出,他们童年是否接受了良好的母体关爱。
高质量的养育,尤其是来自母亲的爱,能够使孩子在受到压力而遭遇的伤害内心得到强大的缓冲,形成健康的压力对应机制,性格也更积极坚韧。
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童年成长时期,获得亲密接触越高的人,更容易获得安全感,内心更平和,更容易塑造乐观向上的性格。
性格偏差可以修正
父母“爱的引导”至关重要
《性格的真相》推翻了我们对性格固有的呆板印象,让我们看到改造性格宫殿的可能性。性格并非与生俱来,也非无法改变的。
每位父母都拥有一双改变基因的魔术手。当新生命哇哇落地时,像栽培小树苗般,给予他足够的爱和温暖,带给他阳光雨露,帮助他笔直向上,茁壮成长。
相信爱的引导可以让花儿扎根更深,树干更笔直,枝叶更繁茂,当成年后风雨再来袭,环境再恶劣,都有足够的底气去抵御,笑面人生。
如果说真的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那一定是三岁前看父母如何养,七岁后看父母如何教。
爱的养育,才是培养好性格的最温暖底色。
……
3年前,蓝橡树开始制作一年一度的「教育日历」,最初的用意是想陪伴父母,享受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用心感受和孩子相处的幸福时光。因此,我们选择的多是一些疗愈人心的句子,启迪思考的片段。
但我们发现,如果没有科学方法,没有理论支持,光靠爱无法发电——「鸡汤」只能一时镇痛,行之有效的对策才是解决父母教育痛点的关键。
因此,2023年的日历,我们对内容进行了全新的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