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霸笔记”热销体现家长教育焦虑
近日,有网友发现,不少网络二手商品商城中,来自高考学霸的“学霸笔记”热销。有商家坦言,“来购买笔记的主要是家长,孩子自己不看。”有考入清华大学的“学霸”表示,自己高考前,就曾有人试图等他高考之后购买他的笔记。“拿到通知书之后,我的这些笔记能卖更多钱。”有网络商城表示,过去一年中,该商城上有超过10万本“学霸笔记”流通,北京是“学霸笔记”的主要流出地。而高中教师称,类似的“学霸笔记”可能只起“心理安慰”作用。(11月18日《北京青年报》)
“学霸笔记”网络热销,近年来已成为一景。尽管有专家学者“意义不大”的劝导,以及“个体差异”的常识普及,但依然挡不住需求方的热情。爱屋及乌的追棒,表面上是对学霸近乎狂热的崇拜,实质暴露了家长们躁动不安的焦虑,以及这种情绪支配下的自我安慰。
学而优则霸。每一个学霸的产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尽管学霸的成长路径并不完全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则是,拥有专注的学习力,以及独特的学习方法,有区别于其他人的学习技巧,最终在形式上体现为学习笔记。学习笔记能充分体现学霸们的学习过程与技巧,对其本人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对其他人却未必有效。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技巧甚至过程都不一样,在对笔记的理解和使用上也就难以兼容。作为过程积淀的学习笔记,“还是自己的好”。
“学霸笔记”好不好,学生最有发言权。甲学生的学习笔记,乙学生未必看得懂。况且学习讲求眼到、心到、手到、耳到,做到几位一体。“拿来主义”缺少过程积累,造成理解缺失,无以起到参考和辅导作用。正如有关专家所言,“学霸笔记”除了“心理安慰”,在学习功能上不但毫无益处,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事实和常识摆在这儿,但家长们似乎并不领情,对状元、学霸因崇拜而推捧,而成为狂热的粉丝。
从状元裤的热销,到状元房、状元香的火爆,再到状元辅导班,状元笔记的追捧,及至到寺庙之中烧香拜佛,“学霸迷信”催生了状元经济的火热,也将教育焦虑放大到 ,并形成了情绪性渲染,反过来又形成了更强烈的围观效应,彼此影响而欲罢不能。
焦虑一旦形成就会成为路径依赖,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全民补课”,从少数到多数,从校内到校外,从反对到支持,当所有人都被绑上这辆战车后,尽管彼此都意识到补课可能加重了学习负担,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但谁都不愿意先做“第一个下车者”,反倒因“不输在起跑线”而不断加码,继而形成反向竞争效应,成为教育减负和教育改革的羁绊。
若不以缓解教育焦虑,则“学霸笔记”依然会成为图腾而被崇拜。教育改革要打破路经依赖,首先要解决公众认识问题。从常识教育和共识培育为主,营造良好而宽松的环境,已成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