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了400万学费依然逃不过补课 国际化教育到底值不值?
发表于2022-03-04 22:26:40
摘要: 原标题:砸了400万学费依然逃不过补课 国际化教育到底值不值? 花着全世界第二贵的学费,却操着全世界最焦虑的心,这是很多北京国际化学校家长的日

  原标题:砸了400万学费依然逃不过补课 国际化教育到底值不值? 

  花着全世界第二贵的学费,却操着全世界最焦虑的心,这是很多北京国际化学校家长的日常。

  年初,ISD(International Schools Database)调查了全球73个城市的国际化教育情况,发布了“2021全球国际教育费用排行榜”,其中,北京、上海位列第2、第3,紧随纽约,超过瑞士的苏黎世(第6),堪称“东方新贵”。

  提前“剧透”一下我们即将发布的“2021/2022年北京国际化学校地图”中的一些数据:

  在民办双语这一栏,北京学费全面碾压上海,不仅读完K12要贵出100多万,北京的小学学费都普遍比上海的高中要贵出一大截!

  除了学费之外,校内收费还有住宿费、校车费、餐费、校服费、教材费等等。不过大头还是课外的兴趣班、补习以及活动费用。近年来,帝都国际化教育“军备竞赛”全面升级:

  每年花掉二三十万学费的民办双语学校家长,还要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钱为孩子在校外补课,数学、语文要补,英语也要补?(据说,双减半年后,新的秩序已经建立起来了)

  校内提供了升学指导和丰富的活动,但普遍的共识是“要想升学好,还得找机构”,有的孩子甚至找了不止一家,开销在二三十万到上百万不等。

  一部分厌倦了“内卷”的家长在“快乐教育”的道路上走着走着就跑起来了,于是出现了“三年级转学潮”“小升初分水岭”,转学又是一次经历和财力的巨大消耗啊。

  写到这里,我作为一位孩子刚满两岁的帝都妈妈不禁焦虑得手心冒汗,以上这些其实是我这些年采访看到的“普遍现象”。毫不夸张地说,在北京,教育赛道的选择决定了一个家庭未来二十年的生活方式。

  在这个择校季,我找来了三位有代表性的嘉宾,从他们各自的角度聊聊“北京国际化教育中那些你必须知道的‘坑’”。

  他们是——

  Harry老师,曾在北京 公立国际部和民办双语学校担任一线老师及学科领导人;

  Tang老师,东城妈妈,某英语教培机构创始元老,公立教育笃信者;

  Lisa,海淀美宝妈,从幼儿园开始坚定选择国际化教育,并不惜成为“当代孟母”。

  *注:以上名字均为化名,本文观点为受访者个人立场

  教了十几年英语后,我把孩子从国际幼儿园送到公立

  把孩子送到国际化学校,家长最不担心的就是孩子的英语。

  可是有着十多年英语教培经验,最终却把孩子送到公立的Tang老师却笑着说,“学英语这件事,家长不要太想当然。”

  Tang老师不否认语言环境的力量,为此,作为东城妈妈的她,在孩子幼儿园阶段毅然把孩子送到了一所外教比例颇高的国际化双语幼儿园,并在孩子6岁前坚持不亲自教英文,“除非她主动跟我说,我才会跟她讲英文。”

  “很多小朋友眼睛睁开了,耳朵就闭上了。”Tang老师认为,语音启蒙和语意启蒙需要循序渐进,有了一定积累才能自然过渡。某种程度上而言,“我女儿在6岁前基本上是个‘文盲’。”

  到了小学,Tang老师果断将孩子送到了公立学校,理由就是在大量考察北京诸多民办双语学校后,Tang老师发现:那些学英语看起来毫不费力的国际化学校的孩子,背后其实还是家长时间精力的大量付出。

  “我认识好几个国际校英语牛娃,从5岁开始妈妈就带她每天5个小时刷分级阅读。”

  一直在国际化学校任职的Harry老师也认为,很多家长过分在意孩子的“双母语”培养,事实上“双母语”不仅很难,而且也没必要。

  “爸爸真棒”的Frank老师也曾经从脑科学的角度写过,真正的“双母语娃”是指父母说不同语言,两种语言都能掌握到母语程度的人,他们的脑部运行机制与“外语学习者”的不同,因此不会像很多同声传译那样容易疲劳。

  而在现实生活中,双母语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大。幼年中文特别好的孩子,虽然暂时会压制外语的学习,但母语到了一定程度,反过头再学英文,仍然会比中文不强的孩子更省劲儿。这是因为,一个人思维的成熟度是由他思考时的语言决定的。

  但,Harry老师和更关心的,还是国际化学校孩子的中文能力。

  正因为不注重母语学习,Harry老师和Tang老师这些年都遇到过不少“让人惋惜”的学生案例。“一些高年级学生虽然口语表达很流利,但脑袋空空,跟‘英语文盲’一样,什么也写不出来,思维深度也很浅。”

  从某种程度来说,Harry老师认为学科英语如数学、科学之类,在口语上没必要非要用英文,使用母语交流对于孩子的理解、消化、吸收可能更有帮助。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与其担心学校的英文环境,不如重点考察学校的中文教育怎么样(现在已经有一批民办双语学校意识到这个问题,甚至部分外籍学校对中文教学也越来越重视)。“要知道,母语不是天生就会的,人和人的差别非常大,学不学的差别也非常大,怎么学的差别更大。”

  着也是Tang老师为女儿选择公立学校的一个原因,也是她想分享给家长们的一个“择校秘笈”。

  坚定的“公立妈”VS坚定的“国际妈”

  不同的人选择国际化学校都有不同的理由,“个性化”教育是其中之一,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这种期待的前提,多半来源于对公立教育的不满。

  “一个班四十多个孩子,一学年就开一次家长会,老师根本没工夫注意到每个人。”Tang老师对此很理解,但由此就断言公立学校没有“个性化”教育,她是不认可的,“如果想让老师关注自己孩子,家长必须要主动沟通。”

  相比而言,那种把孩子送到国际化学校,家长就可以完全放手的教育理念,Tang老师是不认可的,在她看来这种理念也难免会出问题,因为“完美的教育,原本就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参与构成的。”这也是Tang 老师的择校秘笈。

  “在择校前,我先不去想学校教育能达成什么,而是先思考我有什么资源,我能帮孩子达成什么,之后再让学校教育来补我的短。”

  作为英语培训老师,Tang老师完全有能力在学术英语上让孩子吃饱,相应地语文、数学等学科,集体合作的能力这些,显然是Tang老师给不了的,那么公立学校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公立学校的社会资源可能是花钱买不来的,“毕竟,在帝都,哪个班还没有几个科学家、作家、导演、艺术家爸爸妈妈呢。”

  不过,女儿的整个求学过程都有妈妈的强势参与,Tang老师曾坦言,“当女儿在小学考试没有拿到100分时,自己感觉像天塌下来了。”相应地,她们在亲子关系中也伴随了无数次的争吵与和解,“哭闹归哭闹,该完成的目标还是要完成。”

  与之相反,海淀美宝妈妈Lisa则显得“佛”很多,她坦言自己就是不希望“孩子没有童年,我们没有家庭生活,变成全围绕她转”才毅然决然地踏上国际化教育之路的,为此她不仅放弃了海淀学区内的公立名校,还不惜为了女儿上幼儿园跨区搬家。

  在考察了全北京绝大多数国际化学校后,Lisa妈妈也有了很多意外的发现,让她对即将面对的国际化教育之路有了几分“心理准备”。

  例如,某些学校存在运作宣传和实际不符的情况,后疫情时代,这些学校在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在中教和外教方面都很难保质保量,老师流动极为频繁,学生遇到好老师也要“凭运气”。

  一些“学术成绩”不错的学校,存在很严重的分层,校内学校资源向头部孩子倾斜,校外依然有一帮打了鸡血的妈妈四处报班,“内卷”之风不逊于公立学校。

  图片来源:unsplash

  学生校风参差不齐,只要到国际化学校扎堆的地区,找一家咖啡馆待上半日,就能从校服里分辨出哪些学校的学风更淳朴,哪些还有待提高。

  这些观察固然有Lisa主观的判断的因素,但也从某种程度上让我们得以一窥北京国际化教育中那些“隐秘的角落”。

  “你得知道每个学校是什么情况,才能进一步判断你想要的教育能否在此达成。”

  尽管坚定地选择国际化教育路径,但Lisa心中也有很多问号,北京的国际化学校为什么会存在诸多问题,哪些才是本质问题。对此,Harry老师基于在公立和民办双语学校十多年经验,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家长回归理智, 选学校归根到底还是选老师

  中国最好的学生、老师大多在公办,在北京尤甚,这几乎是公认的事实,那为什么还要斥巨资去读国际化学校呢?

  对此,Harry老师认为“不同于面向中、高考的教育,国际化学校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花更多精力去做更本质的事情。因为它们的‘容错率’不同。”

  在中考“一分一操场”的厮杀中,容错率无限趋近为零。而三大国际教育体系之一的IB,却“慷慨”地留了2-3成的“犯错空间”,每一项的考核不一定要100%全对,有些试卷只要答对百分之七八十就能拿满分了。

  学生不必刻意追求分数上的完美,可以更注重概念理解、知识面的拓展,这些是比研究出题人套路,不断提高答题速度更重要,也更有价值的。

  然而,有些民办双语学校却演变成了“只要技能,不要知识”,这显然是最大的一个误区,而与之伴随的另一误区则是为了所谓的“兴趣培养”牺牲了知识本身的严谨性和结构性。

  Harry老师就遇到过不少在“空中楼阁”中求学的孩子。

  以做实验为例,过去公立学校的做法是给出详细的实验步骤,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走流程,一遍下来对思维没有任何启发。

  图片来源:pixabay

  另一个极端,是存在于部分国际化学校的“自由实验”。完全不给任何实验目的,只是让学生自由探索,学生固然能“分析”出很多,例如,物理实验中体会不同材料的影响、压强的作用,摩擦力的种类等等,但最终都只停留在“好玩、有趣、炫酷”。

  “要知道,这种浅层次的兴趣,对学习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必须得把浅层次的兴趣转化成深层次的兴趣,靠逻辑打通的快感去驱动,胡乱做实验是达不到的。”

  不仅理科如此,人文科学也一样。在国际化学校,让学生做海报是一种常见的课堂活动。然而很多海报,只是孩子自己在网上查些资料,分分类,排排版,再誊抄过去,无法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

  对此,Harry老师认为,在如今知识的获取渠道很多元,某种程度上,老师和学生在获取信息层面是平等的,关键在于引导。

  例如,同样都是了解野生动物保护,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保护物种对自然的意义,而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探索物种濒临灭绝背后的社会原因,其中哪些是主导因素,证据链又是什么……通过一次次的训练,不断实现认知上的飞跃。

  那么,是什么影响了这些学校的课堂教学水平呢?

  Harry老师认为,是老师的水平。选学校,最重要的就是选老师,而在这一层面,最好的避坑方法就是看老师是否有该学科的研究经历。

  “如果你自己没学明白,那么再关心学生,再认真,使用再fancy的教学方法,都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程度。老师的上限就是他的认知水平”。

  相应地,选择什么教学体系反而没有那么重要。北京很多公立学校国际部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备受追捧的IB体系也较少采用。

  “我非常欣赏IB的理念,但教学水平并不是体系能够保证的,它最多能够让平庸的老师保住教育的下线,却很难确保有所突破。”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里,Harry老师坦言自己遇到过很多老师(特别是外籍老师)受限于自身能力,在备课时写不出IB的“key concept”也写不出“statements of inquiry”。

  当我问及这样的老师有多少时,他苦笑着告诉我“这么多年来,我自己遇到的可称优秀的外籍科学老师,大概个位数吧。”

  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学生一边交着昂贵的学费,一边还要大规模在校外全面补习了。

  事实上,从体量上来看,国际化学校依然是小众中的小众,北京的国际化学校发展历程也不如上海悠久、成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也是必然,家长们在择校时或许也可以更加理性,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最有利于孩子的选择。

  在采访的最后,我听说Tang老师正在考察有15年以上历史的北京国际化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亲生学子”的发展情况,Lisa最终给女儿选择了一所能让孩子“快乐成长”的老牌国际化学校。

  不知在日后,Tang老师会为孩子的国际化求学选择哪条路径,Lisa会不会经历很多人都曾经历的“三年级转学潮”和“小升初分水岭”。也许在国际化教育这条路上,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

投稿:qingjuedu@163.com

Copyright © 2002-2024 青橘网